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让总书记放心,“食安山东”会更安全

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引发读者网友强烈反响

2017-10-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杨润勤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栾振兴 赵洪涛

  10月11日,大众报业集团推出“喜迎十九大”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殷切的希望 最实的担当·总书记牵挂的民生事》的“食品安全篇”,引起读者和网友的强烈反响。大家普遍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严打重治,突出预防为主,狠抓监管、严控风险,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让老百姓有了受益感、尊严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参与感。
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整体保障水平
  “食品安全人人关注,人人关心。做好食药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此次的报道是一个激励,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着力强根基、防风险、抓引领,不断提升全省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努力建设食品安全放心省,为食品医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为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保障。”看了报道后,省食安办主任、省食药监局局长马越男说。
  省食安办副主任、省食药监局副局长王建政说,这组报道让食药监人感到了莫大鼓舞。眼下我省正在进行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市县创建,我们将抓住创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攻坚。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让总书记放心,作为企业,我们会严格把住每一道关口,让老百姓吃到最放心的香油!”潍坊瑞福油脂董事长崔瑞福说。今年4月,他们在全省食品行业率先发布企业伦理宪章,伦理宪章就是企业“宪法”,规范企业选最好的料,提供最好的服务,全心全意为消费者生产最好的产品。
  “食品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规模再大、效益再好,一旦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放松警惕,就有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生存。”青岛康大豪生大酒店总经理王晓华说,正是因为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酒店在客人中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成为“食安山东”品牌餐饮示范企业。
“三小”经营者受益“食安山东”建设
  牛余梅在济南市章丘区做凉皮,她领到了全省第一张带二维码的小作坊标识,是建设“食安山东”受益者。她说,前几年因为卫生不达标,凉皮作坊被停业整顿。食药监部门听说后,积极引导她制订凉皮的标准,和她一块起草标准草案,然后报到省一级部门备案,很快就批下来了。有了这个“宝”,现在一天能卖2000多斤。她指着报道中关于“三小”治理的文章说:“要让所有‘三小’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经营,全面促进食品‘三小’的食品安全。”
  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调研员颜成霞谈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天,她发现自己家附近有一家店面很小的现场制售糕点店,职业习惯让她禁不住询问店员有没有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店员说:“肯定办了呀,不办肯定不行,食药监所的人三天两头过来看一次。”她认为,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折射出“食安山东”创建工作的扎实细致。
  “报纸上说的一点都不错,现在老百姓对食品越来越放心了。”久居济南的淄博市临淄区退休教师杨华戴着老花镜,用1个小时的时间读了“食品安全篇”后动情地说,眼下去酒店吃饭,许多酒店门口都有块大屏幕,后厨的操作看得明明白白;到市场上买菜,有快检室,不放心的菜可免费拿去检测。
  “这几年,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在食品安全方面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现在不管是去农贸市场买菜,还是去饭店吃饭,都特别放心。”作为家庭主妇,青岛市李沧区楼山街道翠湖社区居民张婕关注最多的就是食品安全。她曾经参观过青岛啤酒博物馆,亲见了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把关的过程,这让她非常震撼。购买超市的“二维码蔬菜”,已成为她每天的习惯,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她安心不少。张婕希望报道中提到的做法尽快推广,惠及更多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完整的了解所有食品的供应链信息,老百姓获得的信息越多就越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