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上“聪明大脑”

2017-10-12 作者: 张晓帆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孙丽云

  突然漆黑一片,仅电梯内壁上的显示屏还有些亮光,而电梯晃了两下就不再动弹。
  6月11日20:01,家住青岛市李沧区青山绿水小区的4位小朋友,玩耍后回家,电梯刚上了两层就遇到这令人心焦的一幕。孩子们都没有带手机,只好大声呼救,但外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就在他们惶恐不安的时候,显示屏同步出现语音和文字故障提醒:电梯轿厢并非密闭空间,空气充足,无需担心缺氧,不能强行掰开轿门,要耐心等待工作人员救援。语音提醒完毕后,电梯显示屏同步出现了电梯卫士值班专员的画面,工作人员跟孩子们实时对话了解被困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安抚。20:08,物业和维保人员赶到了现场,并将孩子们救了出来。
  紧急情况下,孩子们并没有想到按下电梯内的警铃按钮,那工作人员是如何知道有人被困的呢?从被困到成功营救的“黄金7分钟”时间内,发生了什么?
  原来,显示屏是李沧区在电梯上安装的聪明大脑——“电梯卫士”,在感知到系统故障并困人之后,第一时间报警的不是乘客,而是“电梯卫士”:它在10秒钟内自动拨打了报警电话,电梯卫士安全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电梯应急预案,调度距离电梯最近的物业人员赶到现场,这极大缩短了救援时间。
  一旦受困于电梯内,如何及时对外求救成了眼下不少电梯故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求救模式,只能由被困人员通过手动按下通话呼叫按键进行呼救,值班人员接听电话了解被困人员位置等被困情况后,再电话通知电梯维保人员,一起到达现场实施安抚和救援,从人员被困到成功解救平均耗时30-40分钟。危险发生后的每一秒钟都非常关键,越早实现营救就越能减少被困人员的心理恐惧和焦虑。”李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李红军说,传统模式下,由于被困的老人、儿童等乘梯人对紧急通话按键认知有限,并且解救涉及主体多,很容易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
  更为现实的情况是,虽然每部电梯中都安有报警铃和电话,但实际中,由于被困的老人、儿童等乘梯人对紧急通话按键认知有限,值班人员不在岗,被困电梯时打电话没信号、按紧急呼叫按钮没回应、不能准确判断故障电梯位置、不知道人员被困楼层,以及“蒙”在电梯内不知所措等原因,这些设备往往成了摆设。
  “电梯卫士”是一套基于物联网应用技术和3G、4G无线通信网络科技研发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独立的传感装置,实时采集电梯运行信息,对电梯困人、轿厢门无法打开、冲顶等十几种常见故障实现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调度救援。
  除了电梯轿厢内的视频实时监控,电梯运行时,电梯卫士安全中心平台还可以详细记录电梯的运行速度、运行平稳度、电梯门状态等。这个“聪明大脑”有远程自检功能,能自动采集电梯主要运行参数进行后台处理和比对,并将故障信息自动发送给电梯卫士监控值班人员,呈现每台安装“电梯卫士”的电梯的运行状况——绿色为健康,棕色是非困人故障,红色为困人故障,黄色是在维保。故障信息将以大数据的形式保留,从而实现对电梯安全运行的精准化线上监控。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初推进“电梯卫士”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运用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李沧区已有40个小区的711台电梯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另有21个小区的320余台电梯签订了安装协议。据悉,自项目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监控处理电梯故障680余次,电梯困人报警111次,救援被困乘客170余人,报警准确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