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昔日荒碱地 今朝稻花香

2017-09-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彭华 张小良 李明
  
  9月25日,在陈庄镇堐西村黄河大堤上,俯瞰河滩,黄橙橙的水稻长势正旺,静待收割。这些稻田中间没有田垄,而是连成一片,绵延不绝,一幅田园生态美景跃然眼前。
  这里是恒业绿洲家庭农场的水稻田,农场主孙波说,这片水稻田有2000亩左右,从2014年开始改种水稻,已经3年时间了。今年,估计亩产量在1300斤左右,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农场附近的棉田长势却很糟糕,高度严重不足,结出的棉桃也小得可怜。孙波惋惜地说:“这些都是当地老百姓种的,一亩地能产100斤就不错了。”位置相近,环境相同,为何收成却有天壤之别?
  原来,这片河滩地的土质并不好,加上近几年涝灾严重,传统的棉花种植连年歉收,堐西村村民们守着“聚宝盆”,却过着“苦日子”。村民吴亮堂对这些变化有着切身感受。他原先家里种着4亩棉田,一年的收入不足千元,主要是在外面打工。现在好了,农场以每亩300元的价格流转了他的土地,每年4月份至11月份,水稻生长期间,他在家门口打工,每月工资3900元,过年过节还有福利,一年的纯收入就有3万余元。
  在农场的投入上,孙波毫不手软,他先后以3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堐西村、清河村、三合村村民的共计2000亩土地,投资180万元,整地、挖渠、铺路、建闸,达到了“涝能排,旱能浇”,近三年,未出现过因天灾减产的情况。为实现从育秧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他成立了恒业农机合作社,购买了插秧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提高了农场生产效率。“一亩水稻田产量1300斤,平均能卖到4元一斤,2000亩就是1000多万元,刨去成本,今年利润能突破两百万元。”
  下一步,孙波将投资400余万元,新建占地32亩的新式蔬菜大棚,发展多种经营。“现在,县里黄河滩区开发全面展开,我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农业上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陈庄镇近年来充分发挥黄河滩区优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已建成鸿达有机大米专业合作社、临河瓜果种植基地、新兴苹果生产种植基地等172家农业经营主体,共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