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国际国内

2017-09-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做康复医学教育的探寻者和引领者
滨州医学院敢于创新勇担使命寻求特色发展
  □刘向锋
  
  中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一所学校的快速发展与勇担使命紧紧相连,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与遵循规律紧密相牵,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与敢于创新相扶相伴。处在新时期的滨州医学院,乘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改革东风,把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利契机,在做优做强传统学科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康复医学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顺承社会的需求,响应群众的呼声,应运而生,进入滨医人的视野。从此,康复医学教育与滨医传统学科专业深度融合,逐步走上一条前景光明的发展之路。
  
  教育理念的升华:
  准确解读康复医学教育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康复医学教育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人们对康复医学教育了解和认识还处于比较浅显的阶段。加深对康复医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从康复医学的理念中掌握其本质和内涵。
  敢于创新。滨州医学院是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开拓者。1985年,滨州医学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的临床医学系(医学二系),这也是滨州医学院乃至国内康复教育实践的起点。当年9月,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的57名残疾学生迈入高校殿堂。此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誉为“做了天底下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一创举点燃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希望和梦想。由其开创的“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高度认可,现已成为我国残疾人教育的主流模式。
  遵循规律。发展康复医学,就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对伤、病、残所致的功能障碍进行评估、治疗、训练,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目的的一门学问。目前,业内对“大康复”的共识是,它是贯穿于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包含着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一系列流程。康复医学是“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这一最新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三者是生物学模式,而后者则充分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的医学模式。实现这一模式的根本方法就是康复医学教育。
  回应期待。由于康复意识薄弱,康复观念落后,造成了当前康复人才奇缺。尽管有不少地方在开展不同层次的康复医学教育,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按照国际康复治疗师配备标准推算,我国约需康复治疗师39万人,但目前全国从事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不足2万人。同时,康复医学各层次教育缺乏规范标准,存在“杂”“短”“散”“低”等弊端,高端康复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民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所以,发展康复医学教育既是遵循教育规律使然,也是回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
  文化浸润。康复医学既注重物理治疗,更注重身心康复。滨州医学院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以“仁心妙术”作为校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通过开展“精神铸魂”“典型引领”“修身养德”“实践育人”“科研创新”五大育人工程,将“仁爱”精神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实现了医学教育、残疾人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熔铸形成“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文化特色和“扶残助残、关爱生命”的文化品牌。以人为本的理念、扶残助残的风尚、人道主义的自觉、对生命健康的敬重和“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已深深融入滨医人的血脉,成为师生的文化特质和行为自觉。
  有着30多年举办残疾人高等医学教育丰富经验的滨州医学院,就是在不断深化对康复医学教育的认识中,依托学校临床医学学科专业优势,把握残疾人高等医学教育办学规律,勇担服务国家和奉献社会重要使命,在彰显优势、突出特色,深度融合、错位发展中坚定了创建和发展康复医学教育的信心、决心。
  
  教育宗旨的深化:
  积极创建康复医学教育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积极对接社会需求,突出康复教育特色,大力推进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先后设置了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假肢矫形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等学科专业,初步构建了以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人才培养为核心,融合中医康复、康复护理、康复心理、康复药物、教育康复等相关领域的较完整的康复类学科专业体系。其中,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建设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由于该校同时开办了中医学专业,也是全国开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5所高校之一,这为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学科建设早,办学声誉好,学校在2016年顺利承办了第四次全国康复医学教育学术大会和第三届全国康复治疗学与运动康复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首届康复医学创新创业大赛。会上,滨州医学院康复人才培养和康复学科建设成绩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著名康复医学专家、世界物理治疗联盟副主席Margot Skinner教授说:“滨州医学院在康复医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康复医学教育模式。”
  
  教育实践的推进:
  全面优化康复医学教育
  对于医学院校,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医学教育与医疗水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这是医学发展进步的规律,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滨州医学院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遵循了这一规律,也印证了这一规律。
  创办残疾人高等教育后,滨州医学院将康复与教育结合起来。为每一个残疾学生制订康复方案,先后为300余名肢残学生实行了康复矫治手术,安装了辅助器具,同时开展心理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近年来,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和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增设了特殊教育学、应用心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方向)、护理学(老年医学方向)、护理学(ICU重症方向)、公共事业管理(老年医养方向)、临床医学(老年医学方向)等专业和方向,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康复医学教育体系,拓展了康复教育的研究和服务领域,为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康复医学人才夯实了基础。
  
  教育特色的展现:
  大力发展康复医学教育
  作为学校的发展重点,康复医学教育承载了滨医人太多的梦想和期待。全校上下将围绕“健康中国”宏伟目标,自觉担负起培养康复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以临床医学进入ESI排名前1%为契机,创建特色、围绕特色、突出特色、彰显特色,瞄准“双一流”,强化“医教协同”,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优势资源,形成以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为基础和依托,以“大康复”学科体系为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的学科架构,集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智库建设、转化服务”为一体的学科专业集群,依托拥有两所直属附属医院的平台优势,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和康复科技创新基地,建成一所立足“大康复”理念、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具有强烈历史使命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大学。
  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做足“特色”。校党委书记车先礼、院长王滨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他们表示,在“国际标准、中国情怀、滨医特色”的发展思路引领下,康复学科发展要精做“加法”,让中医传统思想融入康复治疗,使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技术与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相融合,坚持走“融国际化办学标准与中国特色”于一体的康复人才培养道路。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新兴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育优势学科,着力构建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品牌学科和专业,为推进我国以及区域康复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城镇:巾帼就业圆梦行 赚钱顾家两不误
  9月11日,高青县青城镇妇联组织各村的妇联主席参观汽车用品产业园。在参观现场,她们纷纷拿出手机录下企业员工工作的场景,边录边说:“让俺村里的姐妹们也看看,他们肯定也想来打工。”
  为进一步促进广大农村妇女转移就业,青城镇积极为农村妇女搭建就业平台,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农村妇女的专业特长和就业需求,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库,及时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多选择、多渠道的就业门路。此举也有效破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工难”和企业“招工难”的难题。
  在青城镇的新景表业、锋利电子、艾福迪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参观人员详细了解了工作岗位、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相关信息,认真记录。妇联主席们纷纷表示想走出土地、走出乡村,开阔眼界、另辟致富路。大河沟村妇联主席王芬感慨道:“去年我家属在工厂打工挣的钱比我在家种地挣的都多。今年我也想出去打工,这里有好几个岗位我都适合,离家又近。这次实地看了后,我就更放心了。如果这次我能顺利就业,我还打算把剩下的10多亩地也流转出去呢。不仅我要来,连俺村的姊妹们也喊上一起。”
  通过此次观摩企业,青城镇在农村妇女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了就业供需平台,帮助广大妇女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的梦想,为该镇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稳定一家”的目标奠定基础。
  (马景阳 杨映雪)

八陡镇:来自孝乡古镇的文化传承
  撑一把油伞,行走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隔街的上世纪50年代的老式理发店里,剃头推子依然嗡嗡作响,似在江南、恍若隔世。这是笔者初到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的感受。
  步行入镇,寻巷入村,灰墙青瓦,青苔散布,斑驳沧桑之下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和轻尘,穿梭其中,品味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质朴耕作,也见证了枪林弹雨的战争艰辛;推开一扇扇厚重的大门,苏家大院、魏家大院,旧时格局依在。眼光所及之处,健身设施前孩子们嬉笑玩闹,活动室里老人谈笑娱乐,街面上青年人奔走工作,文化公园、核心价值观长廊、法治广场让我们又分明感受到了现代的活力和蓬勃发展的气息。
  近年来,八陡镇深入挖掘孝文化等优秀文化传承,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促党风。这里有彩旗、锣鼓、轿撵、秧歌、腰鼓、元宝花篮队等民俗队伍,在“颜奶奶回娘家”等节日载歌载舞,以浓厚的汉族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传递着“孝文化”;这里有曲艺、舞蹈、小品、武术,有镇志村略、琴棋书画,在文化惠民艺术节上表达自我、诉说情愿,以质朴的艺术情怀构筑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村居环境;这里还有精湛的炉前技艺和晶莹剔透的日用玻璃,在新时代以优良的匠心工艺构筑着现代社会文明。
  (苗莉萍 陈田梦)

青年路街道:打造人才工作“升级版”

  今年以来,周村区青年路街道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服务、培养和使用机制和方式,营造出聚才、育才、用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领导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人才制度,通过走访座谈,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企业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诉求;把人才政策送上门,为企业引进人才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先后摸底企业135家次,掌握各类需求42条。
  针对企业需求,拓宽引才育才渠道。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人才支撑,该街道依托周村区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搭建高层次人才项目载体,开展“院士专家行”等活动,带领企业拜访人才、宣传政策和创业创新环境,吸引他们到周村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先后邀请专家院士为企业人才开展各类专题辅导10余次,培训270人次,全面提升了人才效能。不断优化人才软环境,该街道人才“洼地效应”日益凸显。
  (吴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