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健康

山东省立医院妇科

“百年老店”谱新篇

2017-09-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振 张熠儒 焉然
  
  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始建于1902年,在著名妇产专家、山东妇产科学奠基人苏应宽的带领下,成为山东乃至中国妇科学的一面旗帜。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率先开展复杂泌尿道生殖瘘修补术,为无数患病女性解决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70年代诞生了中国妇产科最早期的权威临床专著《妇产科手术学》,滋养了一代妇产科医生。如今,这里不仅是全省首批博士生培养基地、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更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综合治疗、妇科宫腹腔镜手术等技术的应用上领先国内,“百年老店”谱写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一本教科书
  培养一代妇科医生
  在山东省立医院妇科主任李长忠的案头放着一本已经泛黄的《妇产科手术学》——主编是我国著名妇科专家、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奠基者苏应宽。
  “国内绝大部分40岁以上的妇科医生几乎都是看着这本书成长起来的。”李长忠告诉笔者,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本书几乎是全国妇产科医生能够得到的唯一一本手术参考书,一些地方的医生甚至用这本书自学开展妇科手术,这本书因此也被誉为妇产科医师的“红宝书”。一本教科书培养了新中国一代妇科医生。李长忠说,时至今日提及这本书,提及山东省立医院,已是当今中国妇科领域中流砥柱的这一代人还总是语带敬意,这让他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不仅源自同行的认可和敬重,更源自省医妇科载入山东乃至中国妇科学发展史的灿烂履历。
  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始建于1902年,是山东现代妇科学的发源地之一。1949年,苏应宽从上海来到山东省立医院,开启了省医妇科快速发展的道路。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他们在全国较早开展了人工阴道成形术,先后采用自身皮瓣、植皮、羊膜移植等手段再造阴道。1975年,苏应宽在全国首先开展乙状结肠代阴道手术。通过这种方式再造的阴道在功能、外观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手段,且操作规范,成功率高,迄今为止依然是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首选的经典手术方案。
  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差,孕妇在分娩时容易出现产伤。尤其是难产处理不及时、不恰当,会造成胎儿头部长压迫母体的膀胱和直肠,导致粪瘘、尿瘘。尤其是尿瘘患者,尿液无法控制地从瘘口处流出,夏天气味难闻,周围的亲友也不愿接近;冬天裤子终日潮湿,寒冷难忍,患者不仅遭受生理上的痛苦,精神上更忍受无尽的折磨。凭借着全国领先的复杂生殖道瘘修补手术,上世纪70年代起,苏应宽领衔的省医妇科团队在全省、全国开展防治粪瘘、尿瘘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农村、山区,对粪瘘、尿瘘患者开展就地诊断和治疗,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传授规范化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帮助上万女性摆脱粪瘘、尿瘘困扰,重拾健康。
  省医妇科在全国最早开展腹主动脉下段暂时性阻断术,为绒癌、腹膜后肿瘤等妇科手术大出血患者成功封堵出血,赢得生机。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观念深入人心,苏应宽就极有远见地意识到辅助生殖的发展前景,指导团队开展相关研究,于1992年完成了全球首例宫腔配子移植,为此后山东省立医院在全国乃至国际辅助生殖领域赢得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百年积淀缔造了山东省立医院妇科在全国妇科领域的“金字招牌”。2010年,在以同行评议为评选方式的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专科评选中,省立医院妇科即首批顺利入选,正是百年省医妇科实力与口碑的体现。
  
  不影响“三生”
  “百年老店”的传承与发展
  对于这一代省医妇科人来说,传承与发展省医妇科这块“金字招牌”是他们肩上的责任。
  随着时代进步,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术技艺正慢慢减少甚至面临消失,但作为全国妇科的“百年老店”,省医妇科视继承和保留这些方法技艺为己任,让传统的技术依然有人会做,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比如妇科曾经的主流手术之一的结扎复通,现在开展的数量大大减少了,但在省医妇科,不仅医生要熟练掌握这一技术,还要会在腹腔镜下开展,老技艺进一步创新升级。 
  省医妇科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宫颈癌诊治的科室,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展了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如今他们创新技术手段,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精准治疗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有生育意愿的患者最大限度留住了生育的机会。
  据了解,以往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传统的治疗手段是冷刀切,由于难以判断是否将病灶切除干净,往往要多切掉一些健康组织,一般来说深度和直径都要达到2厘米。然而在宫颈上1厘米以上的组织切除,每增加1厘米的切口,流产几率就会增加5%,如果切掉两厘米,流产率就会达到50%。对于仍有生育意愿的患者来说,这样的手术即便是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带来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省医妇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宫颈病变分层切除技术,先切掉8—9毫米病变组织,然后将切除的样本进行化验,阴性者停止切除,最大限度确保切除的精准和安全。
  “妇科医生面对的不仅是一块息肉、一颗肿瘤,而是一个女性。一次诊断、一次手术改变的不仅是她的健康状况,甚至可能左右她的婚姻、家庭的幸福。”李长忠说,早期手术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生命,如今他们追求的则是不影响患者的“三生”,即患者的生命、生活和生育。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的疑难杂症,患者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出现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宫变得越来越大,月经量越来越多,疼痛越来越重。因为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的妇科医生只能为无法忍受疼痛的患者切除子宫。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曾任省医妇科主任的刘新民在全国首创了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技术,后经温泽清、李长忠等2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目前较为成熟的保留子宫内膜、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子宫成形术。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在术后解除病痛,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这一手术2000余例。
  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新一代的省医妇科团队不仅停留在技艺技术层面上,更上升到理念层面。
  同样是对待宫颈癌,早期重视的是有病治病,而如今更重视的则是无病预防。“与卵巢癌等其他妇科肿瘤相比,宫颈癌病因明确,发现容易,早期诊断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小,是一种完全可能消灭的癌症。”李长忠说。因此在开展常规的宫颈癌诊疗的基础上,近年来省医妇科团队积极推广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仅去年一年就开展国家、省市各级宫颈癌及HPV相关知识的宣讲30余次。同时帮助基层地市成立宫颈学组,培养合格的临床妇科医生,推广正确规范的治疗手段。下一步,团队还要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推进宫颈癌疫苗使用,让更多女性远离宫颈癌侵扰。
  
  “沟通无极限”
  大医情怀暖人心
  “这里的医生和护士脾气都特别好,有问题问他们,总是能得到耐心细致的回答,让我很安心。”在省医妇科住院治疗的黄女士对笔者说。
  与患者的充分沟通是省医妇科历任主任们的不变要求——女性受激素影响大,而妇科疾病患者很多激素水平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情绪焦虑抑郁等问题。此时,妇科医生要做的不仅是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更要以耐心和爱心与患者充分沟通,包容和安抚,打消她们的顾虑。这种“沟通无极限”是省医妇科团队的习惯,也是省医妇科前辈们言传身教留下的财富。
  一位老主任曾经为一位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成功进行了子宫和卵巢的切除手术,但由于家属对患者隐瞒了病情,患者不知道自身出现的一些症状属于术后激素变化引起的正常反应,陷入严重焦虑,甚至出现了幻觉。作为主刀医生,成功做完手术自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但这位老主任却没有这样做。他一次次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不厌其烦地对她进行解释和安抚,联系中医进行调理,最终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在耐心、充分的基础上,这一代省医妇科人又将“沟通无极限”诠释得更加生动有趣。“李主任特别会打比方,三言两语就把艰深晦涩的医学术语说得清楚明了。”科室里的年轻医生对李长忠的“文采”敬佩不已。对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他说:“得了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就好比是一个破棉袄,我们把它改成一个完好的小棉袄,虽然小,但并不影响功能。”对术后排尿困难患者,他说:“子宫周围的东西包括部分神经被切掉了,这些神经有一部分影响膀胱,这好比原来10个人伺候一个人,现在撤走了6个,剩下的4个人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患者一下打消了心里的顾虑。
  “沟通无极限”的背后是医护团队不为人知的奉献和付出。过去,由于物资匮乏,很多患者吃不上饭导致营养不良,省医妇科的医生们就主动让出自己的工作餐给患者补充营养;早期开展宫颈癌放射治疗时,受限于当时有限的防护条件,医护人员只配备了简单的铅衣。尽管知道长期接触放射源有副作用,但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省医妇科人依旧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展治疗,很多都落下了乏力头晕、白细胞低等毛病。
  “无论贫富,无论职位高低,无论病情复杂与否,患者在省立医院妇科,得到的都是一视同仁的医护服务。”这既是省医妇科作出的铿锵承诺,也是百年名科仁和济世的大医情怀。
  省立医院妇科团队开展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