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进口影片配额限制明年或将放宽,2017亚洲影视文化论坛嘉宾共论——

中国电影如何与好莱坞“正面作战”

2017-09-13 作者: 肖芳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肖芳 报道 嘉宾共论中国影视发展之路。
■核心提示
  面对强势的好莱坞大片,中国电影如何迎战?如何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主流电影又该怎样与商业电影融合,实现叫好又叫座……9月8日至9日,由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青岛文创影视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的2017亚洲影视文化论坛在青岛举办。国内外数十位资深电影人围绕影视行业会聚岛城,围绕上述热门话题和最新趋势,展开了交流讨论。
  □ 本报记者 肖芳

中国电影票房
进入“增速回落期”

  中国电影票房进入“增速回落期”,国产电影面临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2016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转折之年,国产电影票房在这一年结束连续超过10年每年将近30%的增幅,回落到10%以内;很多被寄予票房厚望的电影在市场上折戟沉沙,也未能达到预期。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继续遭遇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国内市场占有率一度跌落到不足40%。美国不少票房不佳的电影却在中国获得很高票房,以致诞生了一个新名词——“中超电影”。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分析认为,这首先源于好莱坞电影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针对性强势进入,而且这种“入侵”还有可能愈演愈烈。根据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内地每年进口电影配额为34部,票房分账比例为25%,即好莱坞片方能够拿走票房总额的25%。今年12月31日,这一备忘录便将到期,中美双方将重新签订协议。于冬预料,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放宽甚至取消,好莱坞分账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2018年起,国产电影将会迎来更为猛烈的好莱坞攻势。
  其次,互联网上数量庞大的自制网剧、网络大电影也在和电影院争夺观众的娱乐时间。2016年,中国网络大电影的生产数量是国产电影的2.5倍,达到1600多部,而今年预计将超过3000部。
  电商平台,对于国产电影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电商平台为影院迅速导入流量,带来观影人次的大幅增长,但也冲击了现有的电影票价体系。现在全国900多家影院中,85%以上接入了电商平台,每卖出一张影票,电商平台就要收取3元的服务费。“一张电影票30元,国家税收抽走5%,即1.5元,电商平台抽走3元,占比10%,这是电影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于冬说。
如何与好莱坞抗衡
  “过去几年里,我们更多的是用投资很小的爱情片、喜剧片等轻电影去以小搏大。这种依赖差异化生存空间的‘游击战’策略是有问题的。因为本土轻电影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有很大的投机性。它不能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主流。”饶曙光认为。
  对于这一观点,于冬表示赞同。他表示,中国院线近年来斥巨资配备了高规格播放制式的放映系统,如IMAX、全景声等,但这些主力影厅、主力银幕播放的却往往是进口好莱坞大片。而“以小博大”的中国电影,很少能够做成IMAX版本,只能进入小厅播放,“这就相当于我们辛辛苦苦建了一条高速公路,最后上面跑的大部分却是外国车。”
  在这种不景气的市场光景下,《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中国式主流电影大片票房、口碑双赢,为进入“增长疲劳期”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认为,研究者以前习惯对电影实行“三分法”,即分为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其中的主旋律电影常被贴上“高大上”、“政治正确”、“票房不佳”等标签。但以《战狼2》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流电影大片,则实现了三者融合: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追求把电影做得更好看、更戏剧化,最大可能尊重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观影喜好,从而取得票房、口碑的双赢。
  在饶曙光看来,此类主流电影大片应当成为代表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博弈的中坚力量。中国电影要真正在国际上获得话语权和传播力,就必须要有高工业水平、好创意和大投资的高规制电影大片,能够跟好莱坞电影打“正面战”。“正面战和游击战相结合,才能改变单纯由好莱坞主导世界电影的格局,为国产电影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于冬指出,脱离了进口电影配额制等电影保护政策后,主流电影大片的商业化运作,是国产电影唯一可以与好莱坞抗衡的手段。
质量是生命线
  与会嘉宾们认为,当前中国电影的重心已从市场向创作转移,从观众到从业者都意识到:如果说发展是硬道理的话,那么质量才是发展的生命线。
  饶曙光认为,一部好的主流电影大片应当具备三点特质:其一,主流价值,包括主流的思想价值、伦理价值和情感价值。“数据显示,女性观众更爱看《战狼2》,是因为主人公是个中国价值观的超级英雄。”其二,影院强度,即借助电影高科技、特效技术,打造极致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给观众不可替代的影院观影体验。其三,工匠精神,就是各个环节要精益求精,达到符合商业类型规则的创作和制作水平,最起码是一部没有硬伤的高标准的类型电影。饶曙光说:“没有主流价值,就不会有真正的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感;没有影院强度,就没有真正的观影动力性;没有工匠精神,就不会有观影的满意度。”
  国家一级导演江平认为,国脉与文脉相通,国运与文运相连,“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才能有乾坤,才能拍出好的主流电影大片。”华语影视导演、编剧陈嘉上认为,在综艺片、大电影大行其道的现状下,导演的情怀与坚持,是电影价值取向和制作品质的保证。
  “其实,成功的好莱坞大片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等,都是美国的主旋律电影。”电影《南泥湾》导演、演员彭丹则以个人经历谈了如何拍出一部好电影:拍一部真诚的电影,创作人员一般都会拿出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去体验生活,然后才投入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