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按市场化理念经营集体资产,增强城镇化产业支撑,薛城区城中村改造——

不让一户失地进城农民“空腹上楼”

2017-09-13 作者: 张环泽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环泽 
    本报通讯员 张 皓 万照广

  “现在不只是住得宽敞了,收入也提高了一大截。”家住枣庄市薛城区东泰花园B区19号楼302室的杨尚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俺这112平方米的房子是置换的,基本上没掏钱。进城后,政府还帮俺开了家小物业公司,一年收入六七万元,现在家里啥都不缺。”
  然而,就在2年前,杨尚河一家7口人还挤在三间50平方米的破旧瓦房里,靠种地为生。
  变化源自城中村改造。薛城区自2008年实施城中村改造,全区涉及14个村、10131户。如今,已有12个村完成回迁,近万户村民逐渐向“市民”转变。
  从狭窄简陋的瓦房到宽敞明亮的楼房,日子本该过得惬意。可56岁的常庄镇东小庄村民张平志,在经历短暂的喜悦后,却陷入迷茫:失去了土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如何生活?
  “从农民变市民,意味着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养老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因失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生计堪忧,对明天不踏实,就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机制上保障,决不让一户失地进城农民‘空腹上楼’。”区委书记姜山语气铿锵。
  在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的常庄镇西姚社区邻里中心,记者看到这里集购物娱乐、美食小吃、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经营井然有序。
  西姚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李金才介绍,西姚村进行征收改造时,获得一大笔补偿款。有人想一分了之,而村“两委”说服村民将钱全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投资6700万元建成了这座全省首家居住区商业中心。所有商品房只租不售,收益全部用于村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以及相关补贴。
  按照西姚模式,该区其他城中村改造时,按照市场化理念,探索以入股、出租等方式经营集体资产资源,增加集体收益,给失地村民以长远保障。 
  “增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才能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农民‘上得了楼’更‘安得下心’。”常庄镇党委书记曹保营介绍,常庄镇布局了万洲浙商城、SOHO珠江等服务业、物流业项目16个,年可安置失地上楼农民3000多人。
  薛城区以1500户为标准,新组建16个新型社区,
全部成立了党组织,建立了便民服务、物业管理、治安维护等公共服务场所,并为每个社区配备3名助理员。除了开展便民服务,他们积极牵线搭桥帮居民就业。憬泰花园小区、龙潭社区等11个社区先后成立了绿化、保洁公司,吸收近万名居民务工;巨山街道、临城街道还联系辖区企事业单位成立“村民车间”,8700多人直接在家门口上班。
  2016年,张平志跟老伴被安置到东苑社区一套两居室新房后,经社区居委会协调,一个在小区当保安,一个在绿化公司上班,每月工资加起来3000多元。“除去吃喝拉撒各项开支,一年还能结余上万块,小康都不止呢。”张志平非常满意。
  薛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孙延伟介绍,针对搬迁居民普遍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劳动技能的实际,区里每年举办3-5场电工、叉车、家政等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鼓励居民外出打工或就地就业创业。通过政府技能培训、帮扶,6200多名居民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一些60岁以上居民和部分特殊困难群体,进厂无门。区里开辟出社区保洁、保安等300多个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