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三位一体”悉心呵护移民子弟“鱼跃龙门”

东平:教育扶贫打开希望之门

2017-09-10 作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来源: 大众日报
  □苏本善 报道   东平县实验幼儿园学生正在做早操。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苏本善

  开学已经两周了,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来自东平县的清华大学大一新生张智昊的激动心情仍未平复。作为移民子弟,张智昊能够“鱼跃龙门”,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教育扶贫工作密不可分。
社会:
87个民间奖项呵护学生成长

  “老张家孩子张智昊考上清华了!”7月2日,在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东平县老湖镇前仓村热闹起来。
  从小学起,张智昊就是班里的尖子生。虽然全家是移民,没有半点土地,但张智昊的父母从未因经济状况影响他的学业。然而,因为父亲张培涛一次脑血管瘤手术,不仅花费近30万元,还因此丧失了赚钱养家的能力。当时,张智昊的姐姐读高三,爷爷、奶奶也将近八十岁,家里开支一下紧张起来。
  儿子考上清华,张培涛无比骄傲,同时又为日后花销犯愁。8月17日,东平县爱心企业万博集团和九鑫集团分别向张智昊捐助2000元、10000元。“社会捐助,解了燃眉之急,为孩子求学铺平了道路。”张培涛感激地说。
  据该县道德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已有77家企业和个人出资设立87个民间奖项,先后奖励先进人物、救助困难群众886人,其中困难优秀学子220人。
  此外,东平县还活跃着“泰山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东平信息港志愿者、虹慈公益爱心组织等50多个志愿服务团队,总人数近万名。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困难学子,是他们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他们同具有社会担当的爱心企业和个人,一起构筑呵护学生成长的坚强力量。
学校:
结对帮扶救助5731名学生

  家住廿里铺村的苏志豪,是老湖镇中学学生,与张智昊家相比,他的情况更加困难。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爷爷72岁,脑梗,每月药费要花近千元。妈妈平日在家照顾老小,全家就靠苏志豪的父亲苏业辉打零工赚钱,“还有盖房借的6万元外债没还”。
  得知情况后,老湖镇中学老师帮助苏志豪申请了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学期625元。不久前,学校又帮他申请了另一项助学金——泛海助学资助金,可再领5000元。同时,学校还将他列为重点关爱对象。
  不仅从经济上救助,学校还设置了留守儿童关爱室,随时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心理状态。目前,该县建起留守儿童关爱室114个,实现了中小学校全覆盖。
  在教育扶贫上,各学校并不各自为战,而是结成帮扶对子。该县89个学校结成82个帮扶对子,通过“县直学校带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小学带农村小学”“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教研模式,缩小了城乡教学差距,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东平县教育局局长何冰介绍,该县现有中小学生789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225人。通过学校内部帮扶和学校间互助,共对5731名学生进行了关爱救助,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政府:
扶贫关键在扶智

  2014年起,东平县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改造,计划投入3.67亿元,对104处学校实施287个校舍改造项目,对123处学校的教学设备改造提升。目前,校舍改造已完工276个,设备提升全部完成。
  变化的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老湖镇凤凰家园移民社区,一所投资700多万元的高标准幼儿园正在收尾施工,将覆盖凤凰家园社区6个移民村的学前儿童。
  这得益于该县教育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开发重点村学前教育普及计划。2016年至今,该县新建幼儿园3所,改扩建17所,其中涉及省级贫困村9所,投资1630万元,将有566名学前儿童直接受益。
  作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县,东平县在教育事业支出上从不吝啬。2016年,该县财政总支出34.77亿元,教育总支出占到9亿元,在各项支出中占比最高。
  “扶贫的关键在扶智,只有教育振兴了,人民生活改善才更有后劲。”泰安市副市长、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说。据了解,2011年以来,该县通过实施三年教育振兴计划和三年教育综合提升计划,全县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跨越提升。2017年高考,该县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实现“七连增”,由2010年的200多人上升到240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