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村”诗书传家出学子

邹城市郭里镇高李村讲好“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好故事,高考恢复以来走出大学生799人

2017-09-05 作者: 吕光社 王浩奇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济宁人一直在行动。《大众日报·济宁新闻》特推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故事》栏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故事,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呈献精神食粮和文化盛宴,引导读者争做中华文化的笃信者、传承者、躬行者。
  □ 本报记者 吕光社 王浩奇
   本报通讯员 黄欣悦 

  初秋时节,田间处处散发着即将收获的气息。9月1日午后,邹城市郭里镇高李村“状元村”牌坊下,又一批今年刚考上大学的学子与家乡依依作别。这个藏身在邹城西南群山间的村落流传着“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故事,影响着世世代代的高李人,也造就了这里的人杰地灵。自高考恢复以来,每年都有大批学子升入高校,到目前为止,村里走出的大学生799人,博士、硕士生达20余人,被称为“状元村”。
  正在山东财经大学读研究生的“90后”李崧峤,虽然年龄不大,但对家乡的传统文化非常了解。他带记者来到村里的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高李李氏民居里,边走边将村里的历史娓娓道来。
  村里李姓人占三分之二,《李氏家谱》上记载:“古邹境西南,福佑卧虎山。先有高老庙,后有李家庄。”李崧峤说,高李村原名高村,源于卧虎山下一个高老庙,后来李家壮大后,将村子从老址迁到现址,渐渐发展成现在的村落,1982年改名为高李村。
  高李李氏民居可谓是高李村村居文化中心。据《李氏家谱》记载,李家大院始建于嘉庆时期,为李朝良及其后人所创建,大院扩建历经110余年,形成了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家族式建筑群。在清代以及民国时期,享有“邹县西南第一村”的美誉。
  李氏家族开始创业时,就重视教育,“耕读传家”,蔚成风气。《邹志》记载,早在明朝末年,时任布政司省祭的高村人李春茂就在家乡兴办义学,让周围的乡亲子弟都能免费接受教育。从那时起,义学一兴,文风迭起,士子如云,科贡得中者不绝如缕。因此,高李村的学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潜移默化,受益良多。
  尽管“状元村”里没出过状元,但是在明朝时候的县志中记载,这个村出过很多进士、贡士,特别是明清时期李家代代有人取得功名。从李氏家族老祖宗李春茂开始,连续十三代人都有功名。在高李村,崇文重教的风气一直很浓厚,后期继承、发扬得也比较好,考取的大学生自然也就多了,在邹鲁地区才有了“状元村”的称号。
  在高李村,人人都坚信“要有出路就读书”,村民们都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上学创造条件。李崧峤说,高李村学习的氛围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以前过穷日子的时候,家家不比别的,就比谁家供出来的大学生多。有的一家3个孩子、5个孩子都考上大学,而且一家有教授,有博士,有硕士,涌现出各行各业的精英。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高村联中一个班40人,有24人考上了大学。
  此后,村里崇文重教的风气愈发浓重。1981年一开春,没有经过动员,村民们就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到离村60里外的沙河用布兜子抬沙,到山上用小推车推石头,盖起了当时邹县农村第一座二层的教学楼。
  行走在这个小山村,最吸引人的就是路边一个个的“状元榜”,榜上展示的是这些年高李村走出的大学生们。现在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各行各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为村里出的大学生太多,起初这种“状元榜”做了四五十个,整条街都放不下。
  今年高李村又有13人考上了大学,可高李村村主任李治俊对此并不满足。他说,自高考恢复以来,村里出了799名大学生,其中又有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又考上硕士、博士等。村里每年在大学开学的前一个星期举办一次欢送活动,并让村里的中小学生参加,在他们面前向考上大学的学子们发奖金、奖状,激励年幼的学子发奋读书,再接再厉。高李村人才辈出,这些人又成为下一代学子的榜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除了“状元榜”,高李村路中间的一块石头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块石头上窄下宽,就像一支倒立的毛笔笔尖,名叫“文笔石”。李治俊说,关于这座“文笔石”的起源,村里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这座“文笔石”却一直寄托着祖先对后辈们“文脉不绝,书香永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