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视野

“非现金”支付并不是“无现金”

2017-08-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我 们 关 注 财 经 热 点
  □ 王新蕾

  最近,有支付机构提出打造“无现金城市”、“无现金社会”等宣传语,个别支付机构创建的新型超市还出现拒收人民币现金等情况,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非现金”支付虽然一路攻城略池,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现金支付,也很难快速达到“无现金”的目标。“无现金城市”“无现金社会”,只是支付机构在推动其市场份额所提出的宣传概念,意图是鼓励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而非拒绝现金。这一概念确实不够严谨,而且容易误导消费者。可以预见的是,“非现金”支付和现金支付将长时间内并存。
  近年来,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走入公众生活,改善了支付体验,提高了支付效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达到5.11亿,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达到5.02亿。
  虽然“非现金”支付发展迅猛,但是,现金的大量使用仍然有必然因素,我国的现金净投放量也在持续快速增长。这与我国经济体量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众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等现实因素有关。民政部发布报告显示,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对于这两亿多老年人来说,“无现金”恐怕意味着更多的生活困扰而非便利。从支付心理和习惯上看,老年人普遍觉得现金消费更踏实。
  能不能用现金支付,还涉及到消费者的选择权。商家拒收现金,剥夺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支付工具的权利。以技术壁垒强行改变支付习惯,不仅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歪曲了技术进步的意义,让本就存在的数字鸿沟变得更加难以消弭。无论从金融还是商业角度考量,老年和农村消费者的习惯、需求与选择应该得到充分尊重,他们应该成为技术的受益者而非“弃儿”。
  除了需求群体众多,在各类场景普适性上,现金交易也有着客观而坚实的基础。它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即便是非现金支付率超过90%的瑞典等北欧国家,现金的发行与流通仍在继续。绝对的“无现金社会”依然遥不可及。
  围绕现金与“非现金”,冲突背后还有新技术与旧业态的矛盾。新技术意味着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为加快业务渗透,作为市场大头的几家支付机构与地方政府联手打造“无现金城市”,在一个地方力推单一支付产品,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除此之外,如果更多商户拒收人民币,或对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手段,那么有可能将影响到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非现金”支付体系的自身建设,也还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最要紧的是建立严密风险防控体系。“非现金”支付要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温床,还要避免因实名认证引发的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实时、动态的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网络技术服务商应筑牢防护墙,提供安全支付环境;还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和账户安全,有效减少隐私泄露和经济损失;要依法严惩利用网上支付通道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虽然现金在支付中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少,移动支付份额节节攀升,但“非现金”支付和现金支付仍将长时间共同存在,将为每个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服务,无论是使用现金,还是银行卡或电子支付。让每个人更高效、便利、舒适地支付,这才是“非现金”支付推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