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语言通才能经典通

2017-08-30 作者: 张轶西 来源: 大众日报
  □张轶西

  国学的核心在经典,经典的载体在语言,语言的生命在日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幅增加古诗文比重,就是要通过文言教学,实施浸润式学习和身体力行教育,使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化育人心。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将全国统一,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新语文教材即“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选篇原则回到“守正”立场,大幅减少尚未沉淀的“时文”,文言篇目则大幅增加。一些人对此抱有疑虑。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变化呢?
  之所以要大幅增加古诗文内容,是因为经典不是简单的学术存在,也不是简单的文化存在,而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存在、信仰存在。国民性改造一定是基于本土文化及信仰的重构,这就需要我们从幼小开始、从古诗文开始,让心灵归位。古诗文(以下统称经典)内容的增加和教学体系化更是首当其冲。
  国学是有层次的,有学术的国学和世俗的国学,不能混同,但是也要有机衔接。国学要走入现代人的生活,单纯的文献整理是不够的,更需要古为今用、需要转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需要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国学传播的方法与途径。经典的真正价值在于方法论的指导,将国学融进现代中小学教材,就是希望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国学潜移默化地浸润人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上的闭关锁国或唯我独尊,我们同时也要关注、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争取为我所用。同时,国学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是好的,我们必须要有鉴别力,要撷取那些有利于解放现代人思想的精华,使古人的智慧真正成为现代人心灵与精神上的支撑。
  国学的核心在经典,经典的载体在语言,语言的生命在日用。人有代代更迭,概念时时演变,语言则始终不离不弃,始终保持民族本色。现代人对国学经典陌生,不是国学经典没有生命力,而是国学经典被语言阻断的缘故。所以,国学的当下回归,必定需要汉语生命的重新唤醒。
  一些人对文言文比重上升抱有疑虑,问题是,如果丢弃文言文,语言体系的传承自然就破坏了,国学的复兴也就是梦话了。古代雅言、官话、小学以及经学这些概念,与现代语文教育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语言通,才可以经典通,这是古人内外兼修的路径。因此,国学的回归首先应是语言的传承。国学以经典为主体,以探源为宗旨,努力构建母语文化的阐释框架,这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路径。文言经典已经延续几千年了,一直和白话文并存,双方各有优势、各具功用。我们现在主张经典回归,努力实现文言经典的古为今用,其实也恰恰是现代语文革新求变的机会。一些人担心现有师资力量,能否担当起经典教学的重任?这确实是个挑战。如果教育工作者自己都不具备经典阅读与诠释的能力,对文言经典一脸懵懂,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师资培养上下大工夫。此外,国学教育不是碎片化的知识讲授,而是重在国学精神的体系化庚续。这就需要我们在经典教学中推行浸润式学习和身体力行要求,切忌将经典诗文改造为知识点或者应试的碎片。现在一些地方举办的诗词大会或者国学素养大赛,大都是以知识储备为前提的应试式比赛,缺乏经典的内化与力行,这恰恰是对国学的教条化。我们不反对知识储备,但是不能停留在储备的阶段,而应该在国学经典记忆的基础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国学经典的学习重在经典的每日诵读,并领悟其精微,阐述其要义,然后再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
  语言在生活着,也在生产着。经典的现代还原,对文化自信的培养定有裨益。中小学教育中增加古诗文比重,初衷是好的,关键是我们不能以功利或者应试的心态来对待,而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觅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国学归位不会那么容易,但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且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者系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