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能源

2017-08-13 作者: 宫瑞 刘剑 来源: 大众日报
 庆云供电加强线路杆塔巡视
  本报庆云讯 8月7日,国网庆云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李连志和赵成岐用铁锨对10千伏严崔线安务分支线13号杆雨后冲刷处杆塔基础进行了加固消缺,这是该公司加强线路杆塔巡视,护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庆云地区持续降雨,致使土壤含水量过度饱和,土质疏松,杆基土壤流失、个别拉线松动等隐患增加,线路设备面临严峻考验。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庆云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对辖区各线路运行情况、新立和老旧杆塔基础、拉线基础等进行细致检查,对可能影响供电的设备缺陷归类汇总,并及时处理。
  此次线路杆塔特巡,该公司工作人员坚持“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设备、线路“零缺陷”,全力保障用户迎峰度夏期间可靠供电、用电无忧。       (解敏 刘冲)
曲阜供电
开展变电站特巡应对“秋老虎”

  本报曲阜讯 8月9日起,国网曲阜市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对辖区19座变电站开展特巡,积极应对“秋老虎”,确保高温天气下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该公司制订详细的变电站特巡计划,成立3支特巡小分队,缩短变电站运行设备巡视周期,做好负荷增加后主变及冷却系统的状态评价,注重变压器等注油设备油位、SF6压力等专项检查,加强保护、直流系统的运行监控。同时,认真梳理跟踪运行设备的各类缺陷和隐患,利用红外测温仪对设备及其节点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设备在高温、大负荷状况下正常运行。其间发现一般缺陷2处,已及时处理。   (张萌星)
博山区博山镇
文旅融合转型升级

  本报淄博讯 博山区博山镇积极探索从单一的文旅融合到“文化旅游+”的新型转变,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业态全面转型升级。
  打好“文化旅游+节会”特色牌。博山镇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先后成功举办草莓采摘节、蓝莓采摘节、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杏花节等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旅游节会活动,以及博山镇首届马术节、博山镇首届鲁冰花艺术节等独具地域特色的小型节会活动,节会促旅效应持续扩大。
  开启“文化旅游+扶贫”新模式。博山镇创新扶贫方式,科学规划,盘活资源,引导相关村成立鑫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杏山新庐旅游有限公司,策划999开心果园项目、杏山新庐旅游度假区项目,通过公司化运营模式实现了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及贫困户、村集体的双受益,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开拓“文化旅游+环境保护”新思路。博山镇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新思维推进环保工作促进文旅融合提档升级。依法严厉整治“散乱污”企业,全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博山镇将推动文化旅游和品牌高效农业并行发展,实施“一个龙头带动、五个片区支撑,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品牌高效农业发展战略,以品牌高效农业为基础,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不断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韩文彬 邓舒 徐蒙)
博山区陶琉古镇
动能转换升级“质”变

  本报淄博讯 走在博山区山头街道河南东社区的大街小巷,见到最多的就是各类物流车和快递员。“这批货是发到北京的。”淄博阿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准备装车发货。河南东社区获批淄博市电商示范社区后,一批批电商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
  近年来,山头街道坚持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放在突出位置,找好传统产业“转”“升”路径,推进工业精准转调。以陶琉古镇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特色陶琉产业园建设,抓住陶琉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陶琉产业向高、精、尖方向绿色健康发展。高精尖人才是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山头街道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依托现有东佳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涌现出一批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的先锋企业。山东颜山泵业的“智能高效伺服无杆直驱采油装备”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展出,山东东佳集团的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荣获中国金桥奖殊荣。山头街道与上海大学庄小蔚教授合作建立的上海大学玻璃艺术学科博士工作站,探索建立了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攻克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山头的陶瓷琉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韩文彬 吴宁宁)
皇城镇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本报淄博讯 8月7日,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小铁村村民吴立功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蔬菜大棚里忙活着。作为贫困户,他在政府的帮扶下获得了银行贷款,建起了蔬菜大棚,如今每年能获得近10万元的收入,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在皇城镇,像吴立功这样依托蔬菜产业发家致富的农户不胜枚举。作为山东省蔬菜大镇,皇城全镇耕地面积10万亩,其中蔬菜大棚占地6万余亩,共有蔬菜大棚1.4万个,种植以西红柿和西葫芦两个品种为主,辣椒、茄子、黄瓜、土豆等多品种为辅,年产蔬菜6亿公斤,生产高峰时,仅西葫芦每天就产1000万斤,“临淄西红柿”和“临淄西葫芦”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近年来,皇城镇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优势,不断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将现代化农业标准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把绿色有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推进蔬菜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蔬菜合作社128家,现代化农业标准示范园区15个。与此同时,皇城镇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不断外延。“我们整合现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整体规划、连点成线,发展集种植、观光、采摘、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推进农旅结合,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皇城镇党委书记郭亦华说。                     (宫瑞 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