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特稿

24岁清华博士韩迪:我并不反对“民科”,我反对的是不讲科学精神、不讲科学规范的人

叫板“民科”:一场科学名义的论争

2017-08-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经过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电荷不存在”事件终于落幕了。
  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凡伟,谎称自己是某知名高校科学家,号称发现了“电荷不存在”理论,相关论文已经获得诺贝尔奖得主的评议,“将改写物理学教科书”。
  但这场闹剧最终被24岁的韩迪拆穿了。作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通信所的一名博二学生,他及时向诺贝尔奖得主求证,澄清了此次闹剧。“我不是为了说服凡伟,而是为了说服那些被他误导的人。”韩迪说。
  因为这次事件,韩迪在网络上被“民科”挑衅,声称要探讨一下科学问题。而“民间科学家”群体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韩迪说“我并不反对‘民科’,我反对的是不讲科学精神、不讲科学规范的人。”
“不希望有人亵渎科学误导大众”
  郭英森说:“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理论合在一块儿就会成为新科学,使得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需要车轮,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成为活神仙!”这是韩迪第一次见识“民科”

  说起来,这已不是韩迪第一次和“民科”交手。过去六年,韩迪和他的小伙伴们在网络上多次和“民科”短兵相接,捍卫科学精神。
  韩迪说:“我父母都是理科生,他们对我帮助挺大,让我从小尊重科学,我也不希望有人亵渎科学、误导大众。所以,遇到‘民科’的问题,如果觉得他是错的,我愿意站出来‘怼’他,这就是我的动机吧。”
  当时,“电荷不存在”事件刚刚在网络上发酵,韩迪就迅速介入,一边分析论文中的逻辑错误,一边联系文中提到的为论文背书的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
  一个小时后,约瑟夫森教授回应称,论文作者曾经希望他写一封推荐信,但被他拒绝了。
  当晚,韩迪就把论文中的问题、求证经过整理出来,发到了网上,澄清这一“民科”闹剧。北大教授饶毅公开点赞:“清华韩迪,好样的。”
  韩迪与“民科”的故事,始于2011年2月。
  当时正在读高中的韩迪,看到了一期有关招聘的电视节目,节目组找来了几位民间“发明达人”,介绍他们的一些靠谱的、不靠谱的小发明。
  后来,一位背着展板、拿着一张写满公式纸张的大叔走到了台前。他就是在2016年因为“引力波”事件一夜成名的“诺贝尔哥”郭英森。
  郭英森在台上的话语非同凡响:“我的发明是几个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理论和新发现,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CEO高瞻远瞩,让中国成为21世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他还说:“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理论合在一块儿就会成为新科学,使得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需要车轮,人的生命可以无限延长,成为活神仙!”
  这是韩迪第一次见识“民科”。郭英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论能否获得诺贝尔奖?
  高考结束后,韩迪有更多时间上网了。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郭英森的个人博客,从此发现了一个“新天地”:百度“民科吧”。
  在贴吧和微博上,郭英森发表了许多原创物理理论和评论,把网络当作了宣传和展示自己理论的平台。
  于是,韩迪理清了郭英森的“理论”到底是什么。“郭先生对UFO很感兴趣,据说曾亲眼目击UFO,之后便长期醉心于UFO的相关研究。经过多年钻研,他自称已成功用周易八卦、阴阳太极来解释UFO的飞行原理。甚至说,相关原理不仅足以支撑他获得好几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还发展出‘反引力’技术和‘长生不老’技术。”
  2012年,韩迪已经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大一学生,也是“反民科吧”的活跃用户。因为敢于和“民科”正面叫板,他被票选为吧主。
  那段时间,他时常泡在“民科吧”和“反民科吧”里,抱着猎奇的心态查看民科们的有趣“理论”,和“民科”们辩论是非曲直,抨击他认为的那些荒诞的理论和伪科学。
  去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在中国,这个消息同样引发轩然大波:有人找出2011年郭英森参加节目的片段,说他曾提到“引力波”,如今终于被证实了,所有人欠他一个道歉。
  当时,已经进入清华大学读博的韩迪在知乎网上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郭英森的理论,还提到,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已经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引力波”,并非郭当年在节目中首次提出。
  去年10月,韩迪离开了“反民科吧”,将更多时间放在学业上,暑假期间赴埃塞俄比亚参加实践课,在学校实验室里长时间地建模、演算。
  韩迪说,他现在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关注“民科”了,“但是,郭英森、凡伟这些事情,已经误导了上百万人,造成很差的社会影响,我觉得自己应该出面怼一怼,管一管。至于普通‘民科’搞点啥,我不想去干涉他们,他们自己开心就好。”
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后来,我渐渐总结出一个结论:一对一跟他们吵架,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观念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甚至对科学范式的理解不同,他们根本不同意你的理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有一天,一位姓徐的网友说,他可以利用空气演化出昆虫。
  在实验视频中,这位网友花5块钱买了6斤香瓜,切开后放置在密封的玻璃缸中,在室温18摄氏度的环境下,经过48小时,玻璃缸中出现了类似果蝇的昆虫。于是,他宣告,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气体创造生命的人。
  面对网友的质疑,徐姓网友很有自信,还把实验结果写成了“论文”,并自费找人翻译成英文,向知名期刊《自然》(Nature)投稿。结果显而易见,投稿直接被拒,他对此他忿忿不平,吐槽说《自然》的编辑“狗眼看人低”。
  而与“民科吧”知名网友雷绍武的“攻坚战”,无疑是年轻人们与“民科”奋战的一个缩影。
  雷绍武是四川乐山人,自称是退休的中学教师,早年毕业于四川某高校语言文学专业,曾在初高中教过物理、数学、历史等课程。退休后,他迷上了物理研究。
  雷绍武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便是“运动力定理”,他自称该理论可以解释一切运动现象。运动力理论的基础公式是F=MV/秒,其中F为运动力大小,单位是以其个人姓氏命名的“雷”,V为物理运动速度,单位为米/秒。他还强调:为了与经典力学统一,运动力的单位仍然是“牛顿”,1雷=1牛顿=1千克·米/秒的平方。
  韩迪看到后很震惊,发帖提出对运动力定理的质疑。韩迪说:“我本以为有理有据的质疑,应该能让他意识到他的理论并不完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面对我和其他网友的质疑,雷绍武仍然声称自己的理论没有问题。”
  韩迪说,由于雷绍武并不能掌握“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运动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导致讨论往往鸡同鸭讲,难以有效地进行下去。
  “刚开始,自己凡事都想分个对错,尤其是我觉得自己是对、他们是错的情况下,我特别想去说服他们。后来,我渐渐总结出一个结论:一对一跟他们吵架,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因为观念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甚至对科学范式的理解不同,他们根本不同意你的理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韩迪说。
  韩迪现在更喜欢知乎网这个平台,因为更容易把正确的消息传播出去,而不是像过去在贴吧里,只有关注这个话题的几个人能看得到。“写完‘回答’之后,别人认可你或者自己认为做了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也是我做这个事情的动力。”
被埋没的天才?还是伪科学?
  在许多科普文章、科学家传记中,对科学活动的描述非常肤浅、粗糙,科学发现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铁杵成针”,居里夫人支起一口大锅熬沥青,熬啊熬啊就熬出了镭;陈景润埋头演算了几麻袋草稿,就证明了“1+2”;二是“灵机一动”,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中脑袋,就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烧水时看见壶盖在跳动,就造出了蒸汽机

  “民科”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没人调查统计过。“他们为什么相信自己能一举做出重大的科学成就呢?这就要检讨我们以往的科学传播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说,在许多科普文章、科学家传记中,对科学活动的描述非常肤浅、粗糙,科学发现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情形:一是“铁杵成针”,居里夫人支起一口大锅熬沥青,熬啊熬啊就熬出了镭;陈景润埋头演算了几麻袋草稿,就证明了“1+2”;二是“灵机一动”,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中脑袋,就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烧水时看见壶盖在跳动,就造出了蒸汽机。
  田松认为,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导致“民科”们相信,科学就来自“铁杵成针”加上“灵机一动”,至于自身的条件和积累,以及外部环境的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但是,也有很多人为“民科”鸣不平:如果我们就这样漏掉了一个科学家,岂不是太可惜了?
  在山东有一个外界认可的“中国最牛民科”,他就是初中肄业的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目前已经在英国《自然》、美国《科学》等世界顶级科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科研著作两部,还有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郑氏晓廷龙”,挑战了始祖鸟作为鸟类祖先的地位。
  对于郑晓廷,田松认为他是业余科学爱好者,但并非是“民科”。田松曾为民科专门制定了一个定义,“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业余科学爱好者跟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根本差异在于:业余科学爱好者与科学共同体保持着正常的交流,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有时也十分频繁。这就跟业余棋手与专业棋手之间的关系非常相似。而民间科学爱好者与科学共同体之间则没有这样的交流,他们自以为取得了很高的科学成就,却根本没有入门。”田松说。
  郑晓廷认为:“我这个‘民科’和他们不一样,你得根据你的实际问题来设立研究的课题,并且做大量的调查和论证,而不是不负责任地乱想。”
  韩迪表示,科学界有一个术语叫做“范式”,意思是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体系、运用科学思想的坐标、参照系与基本方式,建立科学体系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而我接触的‘民科’,大多数都没有遵循这种范式,这就使得与他们沟通非常困难。一些在我看来再普通不过的逻辑谬误,‘民科’却视之为真理。所以,我认为民科不应该是个名词,而更是个形容词。民科指的不应该是一种个体身份,而更像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思考方式往往是不科学、不讲逻辑的,也不具备拿事实和证据说话的精神。”
  “本来人们听到‘民间科学家’这个词时,联想到的应该是大学殿堂外的一张书桌,用来自学的微积分课本和厚厚的学习笔记。但现在‘民间科学家’却被这些‘民科’人士污名化成了伪科学的代名词,几乎跟“伪科学”划上了等号。”韩迪说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民科”
  “我们喜欢说中国民众的科学素质不高,科学精神缺乏,但是一味地谴责民众愚昧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当我们的博士生导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抄袭却能够继续招博士生且有人报考,当我们的研究生靠编造的数据拼凑的论文能顺利毕业,我们不能指望民众会具有多少科学精神。”

  韩迪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父亲是清华大学老师。在他看来,父子两人在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理解上没有太大的偏差,但在行为上却又有差别。
  韩迪说,在“电荷不存在”事件中,按照父亲的水平,他一眼就能看出凡伟是在胡说八道。“但跟父亲相比,我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讨论。因为,真理是驳不倒的,真理也是经得起批评的。”
  2014年3月30日,广东茂名街头爆发反PX游行。当天,百度百科上PX的属性在“剧毒”和“低毒”之间摇摆,最激烈时每半个小时刷新一次。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学生昼夜捍卫PX“低毒”属性长达120小时。
  当年,时任清华校长陈吉宁在2010级毕业典礼上发言:“相信你们在捍卫词条、追寻中国梦的实践中,体会的不只是真理的可贵,还有责任和担当的重要。”
  在科学的舞台上,韩迪认为应该有更多的专业人士站出来。“目前转基因技术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崔永元与方舟子在不停地吵来吵去,但这个话题应该是做生命科学研究的人士出来讲一讲,需要真正有说服力的人出来讲一讲。”而此前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跟崔永元的争论,在韩迪看来就是很好的发展方向,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
  此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及其团队发现生物体内有感应磁场的蛋白质。新闻媒体报道基本上都是聚焦这项成果,而饶毅主编的《知识分子》不仅发文介绍生物磁感应的研究历史,而且报道了全世界科学家接受不同媒体采访表达的意见。
  饶毅说,这些不同意见,有认为这是巨大突破的,也有认为可能全部错了的,“要没错我就把帽子给吃掉”(eat my hat)。“我们的报道就是让中国读者看到,首先是有人分析科学家是怎么发现的,再有人批判他有可能是错的。科学是在经过批判、讨论,以及更多的实验后,才能确定对错。”
  在与“民科”朱海军打交道之后,田松产生了把“民科现象”真正作为一项社会学课题来研究的想法。
  上世纪90年代初,田松就听过朱海军这个名字,以及他提出的“朱海军力”。2000年以后,朱海军和方舟子在网上论战,又引起了田松的注意,朱海军讲的还是10年前的理论。
  “这好比一个人在松软的沙滩上盖楼,十年如一日,这是为什么啊?”于是,田松写了一篇文章叫《朱海军力》,狠狠挖苦了朱海军。
  不料,朱海军很有礼貌地给田松回信,并表示要就生物学的问题进行亲切友好的探讨。
  朱海军的大度让田松吃惊。“我是学物理的,朱海军是学中文的,讲到生物学,首先我不是专家,在这个领域我们的知识来源,都同样来自基础教育和一些科普文献。我指出朱海军的错误,其实就是基于这么点知识。”田松觉得,说不定朱海军先生读书更多呀,真要讨论起生物学,自己未必是对手。
  田松意识到,自己对“民科”的思考,陷入了一个误区。“起初,我想在科学专业领域和‘民科’作战,但其实不能这样跟‘民科’对话,太困难了。我们应该跳出圈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民科’现象。”
  田松说:“我们喜欢说中国民众的科学素质不高,科学精神缺乏,但是一味地谴责民众愚昧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当我们的博士生导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抄袭却能够继续招博士生且有人报考,当我们的研究生靠编造的数据拼凑的论文能顺利毕业,我们不能指望民众会具有多少科学精神。”
  韩迪认为,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脑洞大开或者是另辟蹊径就能做好的。科学虽然对任何人敞开大门,但也不是没有门槛,而且随着科学的进步,门槛也越来越高。想被科学界接纳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态度,并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钻研。没有专业知识,幻想着一步登天的那些人,无异于想用沙子堆建出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
  “这些‘民科’的故事让我明白,做学问和搞科研一定要踏踏实实,要讲求科学精神和方法,以事实说话,以证据说话。不然,科学的大门会永远对我们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