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开展“三回工程”,建设返乡创业园,打造“产业舰队”

武城引来返乡创业企业450家

2017-08-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关注返乡创业系列报道②

  □ 本 报 记 者 周 艳
    本报通讯员 沈秀莉 李明全 

  武城县四女寺镇吕庄子村紧靠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老村。早年间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种植结构单一,增收乏力。在外从事运输和通信行业的郭丰明受家乡“三回工程”感召回乡创业,决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领乡亲改变旧面貌,向土地要效益、向旅游要收入。他成立了山东丰登农业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打造千亩银杏林,发展乡村旅游和林下经济,带动全村60%的人口就业。郭丰明被村民称为致富的带头人,还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像郭丰明这样曾经在外经商后来返乡创业的武城人有很多,有着深厚资本、人脉、经验的武商在返乡创业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武城县民营经济起步早,目前有3万名武商扎根在全国260多个大中型城市。为了动员在外企业家回乡创业,武城县自2012年起开展了以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为主要内容的“三回工程”。去年该县新注册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300多家,其中返乡创业企业450家。
  立足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产业集群,武城县通过优化载体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引导产业整合、健全商会组织等一系列措施,破解返乡创业难题。
  玻璃钢、中央空调、汽车零部件三大传统产业是武城的优势产业,链条完善,基础雄厚,武城县将其作为返乡创业的基础,建立了协同推进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新材料(玻璃钢)、新能源空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九大产业发展办公室,为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返乡创业人员大多选择从事原传统行业,容易出现产品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针对这一问题,武城县推进产业整合,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实行差异化发展。对于龙头企业,采取择优培强的策略,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上给予倾斜,引导企业“不争第一争唯一”,走“专精特新”之路。对于小微企业,引导其向配套型企业或供应商转型,走“借势发展”之路。以具有终端品牌优势的龙头公司为“旗舰”,带动相关企业共同发展,推进“大而强”的带动性和“小而精”的唯一性融合,武城县打造起“产业舰队”发展新优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常兴集团“1+N”产业发展联合舰队模式。作为专业生产中央空调主机及末端产品的“旗舰”企业,常兴集团为57家车间公司提供平台、市场、订单、服务,车间公司为其提供相关配套产品,产品质量由常兴集团管控。这一模式系统整合了链条上的资源优势,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各车间公司也借势发展壮大。57家中有3家是在外武商返乡加盟创立,其中欧莱瑞纳公司经过1年的发展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小而精”品牌公司的典型代表。
  为了集聚产业、人才、资源等优势,武城县建起16个返乡创业园,为实力雄厚的武商、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大量的产业工人提供不同的创业选择。通过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武城县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人均增加工资性收入1200多元。为了加强与在外武商的沟通,武城县在东北三省、川渝、济南和青岛等地成立了15个商会,建立起外武商与家乡沟通的平台,通过“领办代办”制度,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为返乡创业会员打通返乡创业的“绿色通道”。
  为了让返乡人员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对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武城县制定了“返乡无门槛、投资无限制、进城无忧虑、落户无压力,放宽集体户、家庭户”为主要内容的“四无一放宽”落户政策。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较落后是农村地区的通病,对于技术、管理等各类人才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为此,武城县主抓老区内道路整体改造,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城区群众全覆盖,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101个城建项目,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解决返乡人员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