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或加速市场化进程

2017-07-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左丰岐

  近日,包括山东在内的多地成品油市场打起了价格战,不仅有民营加油站作为先锋,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字号也已卷入其中,并且仍在持续蔓延和发酵。此轮成品油价格战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不仅仅为消费者带来实惠,或许可以视作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预演。
  成品油价格战与炼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奠定的产业基础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山东为例,山东地炼总产能约1.3亿吨,占到全国地炼产能的7成以上,山东包括国有炼化企业在内的炼油总产能达2.1亿吨,已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之一,产能聚集规模仅次于美国休斯顿地区和日本东京湾沿岸,并且产能已经呈现过剩局面。
  从去年开始成品油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市场活跃了起来,国家逐步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相关限制,地炼也开始大量进口和加工国际原油。截至今年3月,全国共有18家地方炼油企业陆续获得了原油进口权,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企业,打破了原油瓶颈。
  但是,在原油进口大幅攀升、巨大产能获得支撑的同时,今年5月份,国家调整相关政策,地炼企业丧失了成品油出口权,成品油出口被封死。地炼企业生产的大量成品油库存只能在国内消化,大幅降价促销成为不少企业的唯一选择。
  随着民营加油站价格战的不断蔓延和加剧,直接影响到了市场份额的变化,中石化、中石油的客户开始流失,市场占比开始下降,导致中石化、中石化等国字号油品经营企业也纷纷应战,维持和扩大扩大市场占有量,掌握话语权。
  成品油价格战引发的降价潮,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物流、化工、航空、冶金、发电等企业将直接受益,农业生产成本将因成品油降价而降低,其他企业也因物流成本降低而得到实惠。并且,成品油降价会传导至各种物价之中,企业的利好将会部分转化为广大消费者的利好。
  成品油价格战再次见证了市场竞争的力量,市场竞争使得垄断利益得以打破,转化成整个社会的利好。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化,从原油进口到冶炼,从成品油批发到零售,整个石油产业链条渐次开放,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完全市场化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也将为整个社会释放出更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