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政

挖潜有劳动能力的贫苦户,助其自强脱贫致富——

东阿扶贫有“三味”

2017-07-19 作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 张 斌 程 浩

  一些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栓住”了一名或多名身强体壮的劳动力。
  东阿县积极“挖潜”这部分力量,使其在不耽误照顾病患家属的同时,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葡萄棚里的“汗水味”
  东阿县陈集乡李庙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李庙村村民李玉泽,是村中有名的贫困户。
  “村里是穷,但不能这样一直穷下去。2008年,我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外出观摩学习,并带头种起了葡萄。到2014年,村里的葡萄种植便开始成规模集中发展了。”李庙村党支部书记李玉亮告诉记者。为发展葡萄产业,他组织成立了东阿裕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引进、市场销售等问题全由合作社承担,村民从中受益,发展葡萄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由当初50多亩,发展到670多亩。“上海、山西、河北等地的客户都来我们这里收购葡萄,为此,我们还专门建起了陈集乡葡萄交易市场呢。”
  “李玉泽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妻子残疾,孩子还要上学,加上家里的地在村边上,不成型,没法规划成棚,每年也就收入4千多块钱。”李玉亮说,“李玉泽身体好,有力气,要不是家里有人‘栓’着他,早到外面打工了,也不至于落成贫困户。”
  “那时候李书记劝我种葡萄,我是真不敢种,因为之前没接触过,种瞎了咋办?后来他说村里几乎都种葡萄挣钱了,而且村里的合作社还有专门老师教大家种葡萄,我只要肯出力气,按照老师说的种就成。”李玉泽说,他起初犹豫不决的另一个原因,是兜里没有启动资金。“后来村里建起了‘爱心扶贫大棚’,李书记说我不用考虑资金,直接承包就能种。我当时寻思,大家都种,我就跟着种吧。今年,我就承包了棚,在合作社领了种子,按照老师教的种。”
  承包“爱心扶贫棚”后的李玉泽从零学起,天天“扎”在棚里,认学习,肯吃苦,葡萄种的确实不错。后来,见到受益的李玉泽通过县里提供的5万元“富民农户贷”,又承包了别人的两个棚,这让村里的村民对他刮目相看。“一般一个棚挣4万块钱是没有问题的。玉泽因为刚开始种,受益低些,但今年这3个棚加起来挣个7万5千多块钱是看得见的。”
  “你刚开始种就比那些在城里打工的挣的还多哩。”听到记者的话,李玉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种葡萄比打工好。你看我都50多岁了,打工哪有人要啊。”
种养结合的“专业味”
  与李玉泽的零基础不同,大桥镇麻庄村村民程印是地道的科班出身。“1998年,我考到咱聊城农校上学,学的是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在临沂的一家养猪企业从事饲料及技术服务工作。”程印回忆道,2012年,他的弟弟在当地一家工厂车间工作时不慎煤气中毒,从3米多高的架台跌落,头部着地。“当时着地的头骨部分都碎了,做的开颅手术,用钛合金的材料补上的。他在医院病房一躺就是一年多,后来又做了半年左右的康复。当时共花了30万元左右医药费,家里钱根本不够,只能借。”
  弟弟的病情稍微稳定,2014年,程印的父亲又因车祸导致左腿受伤,如今已无法正常弯曲。“我弟弟出院后留下后遗症了,智力出现了问题,再加上我爸腿有毛病,没法下地干活,现在家里就指着我挣钱了。”程印说,为了照顾父亲和弟弟,他选择留在家里,并运用所学知识,承包了10亩地,建起了8亩多的苹果果园和1亩多的猪圈。
  “其实刚开始我没钱建果园和猪圈。去年,村党支部书记赵书强知道有扶贫贷款政策后来找我商量,帮我贷了10万元款,这才有了现在的果园和猪圈。”
  大桥镇扶贫办主任孟大伟告诉记者,程印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利用猪粪作为果树肥料,不仅省去了每年近4000元的肥料费用,还大大降低了养殖造成的污染问题。“他现在猪圈里有70来头猪。等过段时间卖上几头猪,再加上到时候卖苹果的钱,纯挣1万块钱是没问题 。”
  “是县里的扶贫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等过几年我的果园和养猪发展起来了,我也要帮助跟多的贫困户。”看着猪圈里嗷嗷待哺的猪仔,程印信心满满地说。
日间照料的“亲情味”
  “这里以前是村里的敬老院,不过当时没利用起来。我们通过与村里商议,就把它变成了为村里孤寡老人提供日间照料的地方。”离开了麻庄村,记者又跟随孟大伟来到了毕庄村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又名毕庄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孟大伟告诉记者,村里孤寡老人共有9人,除一人行动不便外,平时的三餐都集中在这里进行。
  7月17日11时许,记者发现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们陆续赶来,而且赶到的老人也并没有闲着。他们有的整理床铺,有的在扫地、拖地……
  “我们都觉得不能在这里白吃、白住,总得干点活。虽说上了岁数,但是手脚还算利索。”老人毕泗振告诉记者,他们的伙食由中心护理员孙凤英负责,每天吃的都不重样。
  “孙凤英的丈夫因为得病,长期不能自理,再加上一个上学的孩子,仅凭家里的3亩地粮食过活,确实困难。当我们提议选择一位护理员时,村干部首先想到了她。”孟大伟说,“我们会按月支付她报酬,这些钱也是村里的基金出的。”
  孟大伟还告诉记者,如今毕庄村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不需要财政的一分钱。原来,该村相继成立了“孝善基金”“众筹平台”“家庭赡养金”等,在去年的统计中,该中心共筹集18600余元。“这些钱完全满足中心的水电以及买菜、面、油之类的费用。”
  正与孟大伟聊着,门外走来一位中年妇女。“她就是孙凤英。”毕泗振指了指窗外。
  孙凤英一般早上5点左右就到中心为老人们准备早饭。“他们年纪大了,不能吃太烫,做好的饭得冷冷。我还得给张金英送饭呢,不能耽误人家吃饭。”她说。
  “张金英今年86岁啦,腿不行,眼还看不清。以前都是她闺女回来给她做饭。”毕泗振说,张金英的闺女早已嫁到外村,但为了照顾母亲的吃喝,她每天都要从邻村赶回来为母亲做饭。“现在,凤英在中心把饭做好了,就装一份给金英送去,看着金英吃完才回来,金英闺女都觉得放心,现在也不用天天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