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在淄博张店,校长无障碍轮岗交流,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

下好“区管校聘”一盘棋

2017-07-13 作者: 支持。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 张桂玲
  
  校长不再受行政级别限制,而是通过“多元化”渠道,实现了无障碍轮岗交流。
  教师不再是“一校定终身”,而是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了统一管理。
  这是淄博市张店区近年来全面推行“区管校聘”出现的新局面——关系理顺了,渠道畅通了,校长、教师“动”起来了,优质资源辐射力强了,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盘棋也下“活”了。
“总量控制,动态调控”,
“管”出编制“新格局”

  “区管校聘”模式下,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对区域内教师人力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居于首要地位,该如何有效地“管”?
  张店区教育局抓住教师编制管理这一“中心枢纽”,实施“总量控制,动态调控”的管理机制,也“管”出了全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气象,新格局。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局性思维进行战略规划,张店区教育局联合张店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财政局、编办等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意见》《张店区<农村及薄弱学校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以提供制度保障。其中,“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和教师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是关键。
  “动态调整,缓解了学校‘临时性’缺人这一亟需解决的问题。”张店区实验小学校长宋刚告诉记者,“由于张店区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远高于男教师,育龄女教师较多,尤其是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女教师‘生育性缺编’的问题更加突出。是区里的“临时周转编制”,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据悉,为解决这一困难,张店区按不超过教职工总量5%的比例增加了教师编制,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将编制分配到全区各学校,在总量范围内提出中小学岗位设置具体意见,并根据学校编制及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岗位设置数量,统筹全区师资配备,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张店区政府设立中小学临时周转编制专户110名,在同年度的教师招聘中用了75个专户名额,有效缓解了师资短缺问题。
  在教师“结构调整”过程中,“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鼓励名师到农村任教”是实现优质师资城乡统筹的关键。张店区严格落实“分配专业技术高、一级岗位时向农村及薄弱学校倾斜”。农村及薄弱学校高、一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在规定的比例上限基础上上浮2个百分点,产生的名额区域内统筹专项使用,用于吸引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据了解,2016—2017学年,张店区利用上浮比例产生的岗位在农村学校设立了4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工作室年工作经费1万元。
“按需设岗,跨校竞聘”,
“聘”出教师“新干劲”

  当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就意味着教师从身份上不再属于任何一所学校,只是受聘的岗位在某校,那么学校该如何有效地“用”?
  “聘好用好,让教师安心、开心,他们对待工作才会愿意干,干得好。”张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要强化区域统筹功能,让人才“各归其位,各尽其能”。
  “竞聘上岗”的前提是要解决诸多学校“超编缺人”的问题——据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现行中小学编制定于多年前,不再符合当前学校的现实状况。二是从一个学校教师的内部结构如年龄、专业上看,不能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长期“占编”。三是教师“大病、怀孕、生产”等因素造成的临时性缺人等。
  2016年,张店区教育局在暑期公开招聘80名新教师依然不能解决“缺人”的情况下,争取到了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了98名“聘用制”教师补充到教学一线,确保了多所学校得以正常开课。
  以此为基础,区域统筹模式下,如何确保校际之间的教师结构合理?
  “跨校竞聘,为部分学校的学科富余教师、落聘教师走向有需求的学校,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有效促进了校际间教师结构的科学合理优化。”
  张店区一名校长告诉记者,该校的一名美术教师通过跨校竞聘来到现在的学校,工作很开心,也很努力。她说:“在原单位因为美术教师富余,所以面临转岗危机,现在好了,新学校正好缺美术教师,自己也有用武之地啦!我一定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岗位。”
  据了解,为了将“跨校竞聘”落到实处,2017年“张店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已正式更名为“张店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开展教育人才素质测评和有关培训等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
“人岗相宜,关系灵活”,
“动”出人才“新活力”

  在张店,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原则中,有两个关键词——“人岗相宜,关系灵活”是被大家所熟知的。
  关系灵活,就是为校长教师在交流期间的人事关系上,提供最大的弹性空间。
  以校长交流轮岗为例。针对以往农村学校存在办学理念、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张店区采取了打破行政级别限制为特征的校长多元化轮岗交流。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下乡提升式交流,将城区优秀校干下派到农村学校,以兼职、任职、挂职校长、副校长的形式帮扶农村学校,不再受行政级别限制。
  二是进城充电式交流,把有潜能的农村校长、副校长派到城区优质学校进行为期1—2年的挂职学习。
  三是城区内转换式交流,即城区学校之间校长、副校长适时进行轮岗交流。
  自2012年以来,参与“多元化”交流轮岗的校长,达到了全区校长总数的95%以上。
  如此轮岗,轮出了工作热情,也轮出了学校的新面貌。位于张店区最偏远地区的沣水三小,校长张涛是在全区的校长、教师多元化轮岗交流中以出色的业务能力被派往沣水三小先后挂职副校长、校长的。2014年暑期以来,张涛依据学校办学规模小、班额小的情况,借鉴北京等地名校的成功经验,在一年级开启了“全课程”实验,打破学科界限,按照学科融合、游戏化、活动化设计教学内容,开辟了一条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也成为全市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样本”。
  再以教师交流轮岗为例,根据教师需求,张店区确定了指令性交流、个人申请交流、校际协作交流以及安置性交流(女年满52周岁、男年满57周岁,经个人申请,可以交流到离家相对较近的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7种方式。
  “要实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内在的变革能力有效提升,在管理上就要‘刚柔并济。”张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店区一方面建立刚性制度,明确城区教师新晋升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有农村、薄弱学校支教1—2年的经历,另一方面对交流轮岗教师实施职称优先聘任、考核指标单列、表彰项目专设等柔性激励政策,为推动“区管校聘”一盘棋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