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院: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百年发展回眸

2017-06-1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德门医院院长司福来(1932—1941年)与夫人司美琴
  △德门医院落成典礼
  △德门医院手术室
  △德门医院病房楼
  △欢迎Scovel兄弟回家仪式
  △“名医讲堂送基层”活动启动仪式
  △手术进行中
  △温馨护理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百年,仅仅是一瞬。然而,对于特定的群体而言,百年,是一段有血有肉,溢满人文情怀的丰厚记忆。在这里,我们要记述的是“百年医院”。他诞生于19世纪末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具有特殊的记忆和经历。
  百年登览,我们肃然伫足。岁月长河中的百年医院,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风雨兼程的世纪长歌中,在代代先辈、创业者们躬耕杏林、艰苦奋斗、守护百姓生命健康的轨迹中,在时代列车烈烈前行、裹挟变革发展风云的节奏里,更是在一方水土深厚的滋养和息息相关的血脉里……百年岁月,天光云影,潮起潮落,那些逝去的人和事,那些为了人类健康无私奉献的身影,那些在心灵深处叩发的激动和温情,都在今天,化作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规划和行动,唱响了一曲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世纪跨越遂成百年积淀,百年积淀成就百年风骨。如今,百年医院的风范和人文情怀,是主动上前,积极探索,为百姓健康不耍花架子,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地奉献和付出,并为此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服务文化和医院精神。其风范和作为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认可,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在此,我们意图建立起一种对于默默奉献的医界人的尊重,建树起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珍视,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素养丰富人们的灵魂和信仰。
  □王海明 葛均辉 孙彩华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百年发展纪实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2016年4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120周年。医院特邀前德门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院长司福来的长子James Scovel司来华先生,次子Carl Scovel司济华先生回到济宁——第二故乡做客。
  “小时候,父亲整天在医院里忙碌,我们生病了,他也很少亲自照顾。”忆起童年往事,次子Carl Scovel无比感慨。模糊不清的德门医院电影视频里,是Scovel兄弟幼年时在济宁的生活片段,以及其父亲司福来(Scovel)先生为病人奔波忙碌的身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司福来(Scovel)先生曾担任济宁德门医院的院长长达10余年,为医院的发展和济宁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Scovel兄弟同期也在济宁生活,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东院区办公楼内,Scovel兄弟二人分坐保留下来的德门医院石碑两侧,一侧胳膊置于石碑之上,镌刻着岁月印痕的石碑与两位老人历经沧桑的笑脸交相呼应,似无声诉说着这所百年老院昨日的风雨、今日的辉煌、明朝的灿烂。
  风雨沧桑,岁月如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及美国差会派传教士李家白,在济宁牌坊街路东建立的巴可门医院。1932年医院改名为德门医院。经过121年的发展,医院现已成为鲁西南地区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121年,有多少记忆在铿锵有力的岁月足音中喷薄而出,又有多少往事在时光掠影里一闪而过。但这所诞生在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由教会小诊所发展而来的医院,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在代代医院人不懈的探索和拼搏中,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崛起于鲁西南,声名扬于齐鲁。如今,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医院又不断加速与国际交融的步伐,海纳百川,攀登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高峰——
  1983年11月,神经外科在全省首次行细孔快速钻颅、脑室插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功;
  1985年,神经外科在国内首先开展耳后小切口治疗三叉神经痛,并举办全国培训班;
  1992年6月,医院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4年7月,医院被山东省卫生厅评审为国家卫生部部颁标准三级甲等医院;
  2004年3月,医院再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心胸外科施行全国首例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成功;
  2010年5月,医院成立全省首家无痛内镜中心;
  2011年,医院成为山东省首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2013年4月,医院通过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复审;
  2015年,医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同时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2016年,医院被济宁市卫生计生委确定为济宁市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远程医疗中心、济宁市心电诊断中心、济宁市医学影像中心、济宁市医学检验中心、济宁市病理诊断中心。
  百余载深厚积淀,百多年上下求索。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历经121年风雨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新世纪开拓创新的氛围中,在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已焕发出勃勃生机。
岁月足音
  1896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李家白(译音)在济宁牌坊街建立一个小医院巴可门医院——1932年,巴可门医院更名为德门医院——1949年6月,济宁市人民政府与基督教长老会商定,借用德门医院房产、设备,成立济宁市立人民医院——1950年,济宁市立人民医院更名为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1983年11月,济宁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位于繁华的老城区健康路6号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在不少济宁人心中已成为共同的记忆。高高屹立的医院门诊病房大楼,大门口“始于1896”、“巴可门医院”这些闪烁的大字也成为见证济宁历史的一张底片。
  牌坊街西侧有一座陈旧的二层小楼,这座小楼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展的见证者。饱经风雨侵蚀的小楼,历百余载岁月,外表虽然颓败,却依然忠实地见证和记录着身旁这座医院的发展变迁。
  百年回眸,定格在医院诞生的19世纪末——
  鸦片战争以后,大批西方传教士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炮火进入中国传教,山东因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成为基督教新教在华传教的主要地区之一,美国北长老会是继美国南浸信会之后第二个到山东传教的美国新教差会,从1861年盖利牧师和丹福斯牧师首次来山东传教至1952年美国传教士撤出山东,美国北长老在山东传教事业从开始到结束,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近代历史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的活动涉及传教、医疗、教育、慈善和社会公益活动等多个领域,先后建立了烟台、登州、潍县、济南、沂州、济宁、青岛、峄县、滕州9个区会,形成了一个从沿海到内陆,覆盖整个山东的传教网络,建立了数量众多的中小学校,并建立了一所近代中国历史著名的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开办了多所现代化的医院和医学院,并为山东早期的慈善救济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士李家白(译音)在济宁牌坊街建立一个小医院,其经费系美籍巴可门氏捐赠,故名巴可门医院,美籍医生赖尔(Lair)任院长(1896年—1906年),隶属牌坊街济宁基督教长老会。
  1932年,巴可门医院更名为德门医院,美籍传教士司福来(Scovel)医生任院长,隶属济宁基督教长老会。医院扩建将1901年所建华美中学1200平方米教学楼并入医院。医院开展截肢、白内障、扁桃体切除等手术。“那时候,医院里有一部车,夜晚也出急诊。”医院留存的德门医院的视频,无声地记录下了那段岁月的过往。
  如今,曾经在济宁大地上为民众诊疗治病的传教士司福来(Scovel)医生已驾鹤西去,留下的,是一段代代相传的友谊和一所医院在岁月历练中传承而来的“普施仁术、济世扶危”的精神,引领医院人救死扶伤的脚步。
  【历史留笔之一】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成立济宁市立人民医院,隶属济宁市人民政府,当时有床位40张、员工50人。1950年春,山东省卫生厅对各专区医疗单位进行调整。同年6月,鲁中南行署卫生局从直属医院及滨海医院抽调32名医务人员,来济宁筹建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济宁市立人民医院更名为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分院,隶属山东省卫生厅。
  “也就是在那时,一辆马车,拉来了省立医院的18名大牌专家,帮助我院建立起了医学的规章制度,还有学科,如眼科、儿科、妇产科、骨科等。自此奠定了医院的教学科研基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树印介绍说。
  1952年,医院能开展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术及子宫切除术,同年接受山东医学院等院校实习生。医院的科研、教学开始走上了轨道。
  在祖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医学尚不发达的五六十年代,医院的发展相对较慢。医院服从大局,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注重科研,针对地方病下狠功夫——
  1953年,国内首先报道脊突穿刺诊断小儿黑热病;
  1960年,外科在全省进行首例心脏二尖瓣闭式分离手术成功;
  1961年,医院施行首例开颅切除脑肿瘤成功,同年发现山东省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
  ……
  从1967年开始,医院发展驶入快车道。同年2月更名为济宁地区人民医院。时有床位415张、员工685人,年门诊工作量为51.47万人次,出院病人9759人次。在规模、管理等在区域乃至齐鲁领先的同时,医疗技术的先进和设备的领先,成为区域百姓认可和赞誉的根本。
  如同年,神经外科在全省首次行细孔快速钻颅、脑室插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成功;1986年,医院建立人工肾室,全功能麻醉机、GE9000型全身CT在全省率先应用。
  此时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鲁西南地区已享有较高声誉,已初步奠定了医院在济宁地区龙头医院的地位。“那时,我院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兄弟医院差我们很多。”医院相关负责人非常自豪。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长河昼夜不停,虽遇礁石险滩,仍不息前行。从一个多世纪前的教会小诊所——巴可门医院,到1932年的德门医院;从1949年的济宁市立人民医院,到1950年的省立医院第三分院;从1983年迈入发展快车道的济宁市第一人民院,到新世纪登高望远的新三甲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区域医疗中心,岁月足音铿锵在耳,发展主线日渐清晰,溢满历史馨香的百年老院装点出时代新颜!
厚积薄发
  1994年的山东省首批三甲医院,2013年4月以地市级医院领先的成绩通过山东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015年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每一个历史节点,抓机遇亦是厚积薄发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
  改意识观念,革旧制弊端;开发展之门,放繁荣之花。处于历史洪流中各行各业的人们,迎着号角,大踏步迈向改革开放新征程。
  医疗行业也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二三十年间,一所所医院进行了规模扩张,实现了快速崛起,旨在满足富裕起来的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
  1996年11月,11000平方米的新门诊大楼建成使用;2000年6月,7600平方米的科技楼建成使用;2002年12月,28000平方米16层外科病房大楼建成使用;2004年3月,11000平方米的内科病房楼建成使用;2007年10月,11000平方米的急诊楼建成使用……
  大楼高高屹立,是无声的建筑文化、显性的发展符号。八九十年代,在当时很多济宁人记忆中,那曾经略显单调的院内,景观逐渐丰富和亮丽起来,那幢幢高楼代替了古旧的小楼,楼内是在区域内领先的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视觉和感官上带来的极大冲击,并不能冲淡那些关注老院发展的人们的记忆:在这所医院诞生之初,广施博爱、普济众生的道义理想,早在艰苦岁月的磨炼、救死扶伤的实践、时代强烈的呼唤中,变成了百年一院人“诚信厚德 至善求精”的院训宗旨,和一条清晰可见的发展脉络,让代代一院人埋首杏林,以百年的积淀为基,抢抓历史机遇,登临高峰,毫不迟缓地提升内涵和整体实力——
  1994年7月,医院被评审为全国首批国家卫生部部颁标准三级甲等医院,这意味着百年医院的整体实力,包括管理、技术、服务等达到了业界的认可,能为百姓提供更高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当新世纪来临,一院人又抢抓新机遇,登上了新的平台:2013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全省第二名、地市级医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复审,以卓然之姿傲立于鲁西南大地!
  为了卫护鲁西南百姓的健康,百年一院不断持续改进,不断夯实根基,2015年被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山东省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历史留笔之二】2011年9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高新区分院)奠基建设,占地面积543亩,编制床位2200张,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医院通过合作、托管等方式形成了总院本部、儿童医院、西院区(血液病医院、市中区人民医院)、消化病医院、北院区(肿瘤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和东院区(高新区分院)等7个院区的集团医院,并辖管3个社区服务中心。
  跨越三个世纪,121年的深厚积淀,从当初40张床位的教会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如今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现已成为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学科门类齐全、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的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公立医院。就诊病人辐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4省的30个县市区,是济宁及周边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和保健康复中心。是济宁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济宁临床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是国际爱婴医院、国家卫计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卫计委高级卒中中心、国家卫计委舒适化医疗研究基地、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121岁的百年老院,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几代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终于成长为鲁西南大地上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构建起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
  
老院脊梁撑起百年风华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名医风采掠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他们是患者公认的大家、名医;他们是齐鲁最美医生;他们是青年医生学习的榜样。我们选择了老中青三代人,他们都是医疗技术的攻关者,能手,更是本专业的翘楚;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他们是百年老院的脊梁,丰满了百年一院的精神,引领了一代人的成长。只知埋头看病救人的医院人,对技术孜孜以求的好传统历百年而不衰。
旗帜高扬
  他创立了百年一院的神经外科,并将之带到了鲁西南神经外科的顶峰,他以自己的刻苦钻研,开创了鲁西南神经外科学的一个时代——1985年,我国第一例“三叉神经痛在局麻下行耳后小切口微血管减压”手术在济宁一院实施——作为鲁西南神经外科创始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医学神经外科专家,刘学宽教授众望所归
  
  前不久,一封迟到了32年的感谢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感谢信是当年一位患者写给一院鲁西南神经外科学科创始人刘学宽教授的。
  32年前,患者尹某曾因为三叉神经痛,进行过两次开颅切除手术,在山东探亲时旧病复发,被送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痛不欲生,对人生绝望的他,在病房里企图自杀,恰巧被神经外科医生刘学宽相救。80年代的国内医疗界,尚无此病救治无复发的有效方法。众多病人,在反复复发、痛不欲生和在国内各大医院奔波的痛苦中,几乎丧失了治愈的希望。亲眼目睹了如斯痛苦的刘学宽,是那样尖锐地刺痛了他的心灵!尝试、摸索、研究,为了拯救更多三叉神经痛病人,“疯狂”的刘学宽,克服当时医疗器械和手术设备不完善的情况,硬是以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孜孜探寻,迎来了1985年神经外科在国内首例开展的耳后小切口治疗三叉神经痛。
  而这样的疯狂和探索,不仅充斥了这位名医50多年的执医生涯,更是成就了百年一院一个科室的诞生、崛起与辉煌,映亮了鲁西南神经外科的一方天空,让无数患者和家庭受益。
  【名医掠影一】刘学宽教授1954年4月毕业于昌潍医校医疗系。济宁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济宁市神经外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医药世界》等杂志编委。1961年,刘学宽教授在鲁西南开创脑瘤切除神经外科手术,是济宁市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50余年来,撰写学术论文160余篇,主审《三叉神经痛》书一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他主持和参与的11项科研项目分别获省、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主编专著3部。1976年被派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任专家组副组长。被我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授予“优秀援外专家”称号。1988年被济宁市委、市政府选拔为首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学宽教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临床、基础解剖和相关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治疗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患者最迫切最需求的领域下狠功夫研究,就是刘学宽科研攻关的目标。这是一位名医的风范,更是一位心系病患的大医毕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
  他最看不得困难群众愁苦的面容,听不得因疾病折磨而发出的呻吟。能让患者少花钱的尽量节省,他从不乱开“大处方”而中饱私囊;病人家属递送上来的“红包”,他一概婉拒。更多的时候,他带着笑脸、带着温情、带着天职,来到患者的病榻前嘘寒问暖,有安慰,有指点、有嘱告、有开导、有征询。从医近60年,从未出现过一次病人投诉,以坦荡胸怀、清白一生,展现了一个平凡医生的不平凡的人生境界。
  在病人眼里,低调亲和的刘教授是首屈一指的老专家、好医生;代表了百年老院的资历、水平和风范。
  在医院人心中,刘学宽,是众多不懈追求的百年一院人的代表,他精益求精的高超医疗技术、替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师辈轶风,是众望所归的百年一院屹立于世的标杆和旗帜,高高飘扬在鲁西南大地,成为医者的楷模和榜样。
  1984年以来,刘学宽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创新治疗思路,自主创新开展了“微创耳后小切口”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等多项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病人来自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医疗技术至今仍发挥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如今,刘学宽虽已退休,仍每周都坚持参加科室危重和疑难病例讨论,每周坚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
  不仅一枝独秀,更要春色满园,惠及万千患者。良好的临床教学科研传统代代传承,不仅开创了鲁西南神经外科学的一个时代,带出了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更让百年一院的馨香绵延华夏。
  刘学宽对自己自主创新的医疗技术从不保守,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自1991年以来,他先后被北京、南京等省内外医学院校邀请作学术报告和示范手术。由医院承办的“耳后小切口治疗三叉神经痛”讲习班吸引了200多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学员。刘学宽不仅教学生治学之道,还处处身体力行,授之为人之道,为学生们铺就充满智慧的成长之路,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临床和科研人才。
  也正因此,成立于1961年的神经外科,一路高歌一路辉煌。2010年成立了济宁医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4年被评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每年重大手术1200—1250台,手术量位居鲁西南首位。2010年6月成为卫生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推广医院。2011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和山东省首批省级继续教育基地。
  泰戈尔曾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还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百年岁月的历练中,那些名医大家们,就像那温润谦逊的绿叶,在静默中创造绿荫,像泥土一样为人们提供坚实的路。他们与人和谐相处,默默积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他们为鲁西南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从未高调育人前,只是在寂静的空间中默默奉献。
  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医院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和各具特色的科室。同时造就了一批在鲁西南乃至山东享有较高声誉的专家教授,如山东省心内手术的创始人刘福龄,用十枣汤治疗小儿肺炎、填补了国内中成药治疗小儿肺炎空白的小儿科房念东,1962年发现山东省首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内科李正钧,还有妇产科刘宝玖,眼科邱淑筠等……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撩拨起人们对于名医风采的记忆。
  风雨兼程,不改初衷。从艰苦的岁月中走来,专家们对待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病人感同身受的大医情怀,通过言传身教代代传承,最终形成了百年一院人稳健、庄重、内敛的人文底蕴。他们不事喧哗,以自己独特的人格温暖着人们,影响和引领着年青一代在医学道路上奋勇攀登。
  而百年一院的品牌价值,无疑就来自于那些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医者。很多患者愿意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我们是冲着一院的技术来的,在这里看病放心。”在不少患者看来,百年一院的精神和一批家喻户晓的名医才是他们最可信赖的。
明珠闪耀
  2016年12月1日,王强等10位医生被授予“齐鲁最美医生”——他带领全科人员努力完成了医疗工作任务,使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的医疗技术水平领先鲁西南地区;作为济宁市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闫中瑞带领的神经内科,在鲁西南医疗界享有盛誉
  
  王强,名字很普通,但作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学科带头人,却绝对不普通。在鲁西南的医疗界,济宁一院的王强大名鼎鼎。
  在医院,王强可说是百年一院老中青“中”字辈的代表,文革后上大学的王强,其德医双馨的品格,无疑是这一辈中的佼佼者。他连续6年被医院授予“突出贡献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职工技术能手”、“济宁市第七届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保健专家”等荣誉称号。
  “病人需要我,医院需要我。”就是这样的情怀,让王强苦研技术,终至大成。他行云流水般的手术技能,高洁纯粹的人品,赢得了同行和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交口称赞。从医3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每年超过800台手术,王强以高超的医术拯救了数以万计病人的生命,惠及无数患者及家庭。
  【名医掠影二】1956年12月出生,1981年济宁医学院毕业。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山东省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宁市普外科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济宁地区他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目前完成千余例,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百余例,治疗效果满意。1999年,他主持开展了血管外科工作,填补了医院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如四肢动脉取栓术、布加氏综合症的介入治疗等及下肢缺血的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和腹主动脉、双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等。在开展的保留胰体尾脾脏的胃癌全胃切除、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直肠癌全直肠切除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术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十佳医生”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齐鲁最美医生”。2017年1月被评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最美医生”。
  作为学科带头人,王强甘为人梯,积极指导下级医生和进修医师开展工作,使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为医院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分科后,他给年轻医生以舞台,助力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建科。目前,无论是肝胆外科、肠胃外科、血管外科、乳甲外科,各科有声有色,真正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名医掠影三】闫中瑞,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济宁市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济宁市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首席专家、济宁市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宁市首届名医。科研上,主持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老年病研究基金课题1项、中华医学会痴呆专项1项、省科技发展计划2项、省卫生科技计划2项,参与完成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基金重点培育项目1项,科研成果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主持济宁市科委项目并获得济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主编著作2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作为济宁市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和科室主任,闫中瑞带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鲁西南医疗界享有盛誉。2010年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该科室开始着手脑卒中的防治工作,2011年成为国家卫计委批准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2016年,又被国家卫计委批准为“高级卒中中心”,更进一步推动了济宁市脑卒中防治工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也被国家卫计委评为“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先进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优秀院长医院”、“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科研型基地医院”。
  50岁的闫中瑞可以说是一院青年一代的代表。在他的身上,有传承自老一辈医院人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又增加了新时代开拓创新的因子,更加富有活力和激情。从业30余年,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他,却从来不放松自己,坚持学习,甚至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一两点钟,在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后,又获取了山东大学的博士学位。
  老中青三代人,都是医疗技术的攻关者、能手,更是本专业的翘楚;他们是高尚医德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其高超的医术和散发人性温暖人文素养的人格魅力,历久弥香,影响了代代一院人;
  他们,是百年老院的脊梁,丰满了百年一院的精神,撑起了百年老院的百年风华。
  他们,是百年一院人的缩影,就像熠熠闪亮的明珠,映亮了鲁西南的一方天空。
  百年老院,传薪火旺。如今,经过121年的深厚积淀,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成就实力不可小觑: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0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济宁名医30人,济宁知名专家64人,硕士生导师61人,博士后、博士、硕士1133余人。设40个临床科室、81个护理单元、15个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中西医结合儿科),是山东省两个中西医结合研究基地之一,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6个(急诊科、临床护理、血液内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皮肤科、普外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咽喉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康复医学科、肾内科、中医科)和山东省特色专科7个(神经外科、儿科、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眼科)。
  而技术的进步和领先,则是为百姓服务的根本。看看那些医院相继开展的先进技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介入治疗术、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肝肾移植术、微创外科、断指再植术、骨髓移植术多项国内领先的专科诊疗技术项目,填补了鲁西南地区的空白。成长壮大于济宁这片文化厚土的百年老院,裹挟着岁月的激情与梦想,从容地行进在为民服务的大道上。
  
大河汤汤大爱未央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优质服务纪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世纪回眸,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走过了121个春秋。在这121年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沧桑几度,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变迁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区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地处济宁这片文化沃土,作为地市龙头医院的百年一院,遵从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从百姓的实际医疗需求出发,从区域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独辟蹊径、不言不语、超前出手,将百年一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并让百年一院的传统医疗美德在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中,升华成了百年一院特有的文化基因,激励和鼓舞着医院人在贯彻新医改政策、服务区域地方发展、创建人文医院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
天使之心
  郭海花,敞开自己的怀抱,哺乳患者的婴儿,宁可自己孩子不够吃——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百年一院人群体的选择——就是要主动上前,超前行动,以鲁西南为普惠阵地,以医疗大行动关注民生
    
  今年春节刚过,一张护士给婴儿喂奶的照片感动了许多网友。她哺乳的这个婴儿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一名因车祸入院的患儿。她就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郭海花。今年33岁的她,刚巧也是一个一岁大孩子的妈妈。
  因发生车祸,母亲为救孩子,头部被撞病情危重,不能哺乳。7个多月大的小梓轩还没做好断奶的准备就没奶可吃了。喝母乳的梓轩根本就不习惯奶瓶,别说奶粉,连水都不喝,哇哇直哭。虽然不是小梓轩的责任护士,但是郭海花得知情况后,立即主动找到了护士长和家属,表示愿意用自己的乳汁给小梓轩哺乳。自己的孩子不够吃,也要先顾着生病的小梓轩。孩子奶奶感动得直抹眼泪:“说真的,上哪找那么好的护士,不仅帮你看病,还帮你带孩子喂奶,真是太感谢了。”
  郭海花的举动,相比外人,医院内部人并未觉得突兀。在大家的眼中,神经外科肿瘤病区的护士郭海华,常做好事,在她的日常工作中,帮助同事、帮助患者,即使不是自己负责的,都是理所应当的。“其实我做的都是小事,无论换成谁,大家都会帮忙的,本身患者带病都会有些情绪,如果能通过一些小事让他们缓解心情,其实也挺好的。”郭海花说。
  多么淳朴实在的话语!
  在百年一院,像这样关注病患,以病人为中心的善举,不是一个个体的选择,而早已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历经百年传承下来的医疗美德,在不知不觉中,这种美德,是一院人共同遵循、约定俗成的一种情怀,深深地融入一院人的血脉。
  【历史留笔之三】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检验师李灿珍为孤寡老人王瑞兰义务服务15年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赞扬。
  2010年,医院对启用10年的门诊大楼进行大装修,根据患者的就医需求,将原来的大诊室隔成小诊室,一医一患一诊室的布局,更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对医院的外墙和内墙加贴瓷砖进行楼体升级。医院在建筑的同时,还着重改善患者住院医院环境,在当时就兴建了中心花园,供患者和陪人在花园散步。至今这在很多医院也是很少有的。
  对于医院来说,这只是一个细节,然而对百姓来说,这就是一种人文情怀。
  再譬如,院内,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应用门诊叫号系统,实现有序排队就诊。推出现场、电话、网络、手机APP、微信等9种预约挂号服务,预约诊疗率达到42%。探索“直通大医生”、“健康云”等第三方预约诊疗服务和网上预约全支付功能。开发智慧医院平台系统面向患者、临床和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整合,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岁月的历练中,百年一院人的人文情怀,沉淀升华成了一院关注困难群体、关注区域健康,以鲁西南为医疗普惠阵地的民生行动。
  2010年3月,该院投资480万元购买全省首台“心连心”健康直送车,以“心连心健康直送车”为平台,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到山区、湖区等群众就医不便的地区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知识大课堂活动,通过面对面咨询讲解和健康查体,把三级甲等医院的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自2011年起,该院定向下派200余名博士、硕士,深入基层医院、服务群众,担任“第一院长”职能,与基层医院建立聘任关系,开展业务培训、教学查房,帮助、带动基层医院的业务和管理发展,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
  近年来,医院党委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恪守社会公益,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带头作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积极开展“名医讲堂送基层”、“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方便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搭建心电网络,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开展关爱农村党员行动,大力推进“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积极开展社区健康义诊活动,把三甲医院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送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使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服务惠及鲁西南地区广大群众。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百年一院人主动上前、超前行动,充分发挥公益性,不仅擦亮了百年一院的品牌,助力分级诊疗,让无数百姓受益,更重要的是为今天的区域医疗中心谋划了一个恢弘的未来。
继往开来
  一个梦想、一个规划在新院区展开——一个新院区,一个联通鲁西南的心电大网络,还有一个同质化工程,连起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彰显的是百年医院继往开来的决心和勇气
  
  2015年9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正式开诊启用!恢弘大气的设计、宽广亮丽的外部空间、宽敞有序的停车区,让这个治病救人的地方少了冷硬与紧张的气氛,多了些舒缓与平静,闪耀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光辉。
  美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该区核心区域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门前的孟子大道宽阔通达,到邹城、到兖州、到曲阜不用半个小时,来此就医的患者可称得上是一路畅通;而百年名院的深厚积淀,再加上新老院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更让这所地市级龙头医院,如今的省级、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如虎添翼!
  “新院区建设是济宁市委、市政府重点解决民生问题的战略布局和重大决策。医院作为政府实施惠民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责无旁贷,而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责任更是重大。因此,新院区建设是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更是高质量高速度。我们奋战半年,一把手监督在工地,硬是在平地上起了高楼。从此,作为中心,我们有了更好的承载和平台。”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树印说。
  新院区面积是总院体量的2.5倍,规划床位2200张,能满足济宁及周边地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服务需求,是一所具有医、教、研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一期工程1200张床位、建筑面积25余万平方米的新院区的启用,不仅缓解了城区患者看病难、住院难、停车难的问题,优质、贴心的服务,更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称赞。
  从市区到开发区,从老院到新院。一个院区,看似是医院规模的一种扩张,实际是百年老院对于区域百姓健康事业的执着与坚守,承载的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对于区域医疗中心的规划与梦想。
  在这里,一个4年前就开始运作的公益性项目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历史留笔之四】2013年投资300余万元成立济宁市心电远程会诊中心,2014年6月安装60家医疗机构,截止到目前,已安装开通120余家医疗机构,为确保信息的正常传输,定期组织工程师开展远程调试和实地检查。通过建立心电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了基层医院心电图诊断技能和水平,截至目前,心电远程会诊14.7万人次,惠及济宁、菏泽、枣庄等鲁西南地区广大患者。
  本是一项探索行的公益项目,在几年间,却做成了一项普惠整个区域的大项目,不得不说,这就是百年一院人血脉中流淌的为民情怀使然。
  它,从来都是低调内敛,朴实无华,指向明晰:民生为本,百姓需要。
  于是因为百姓需要、基层需要,一个网络就从拓宽了轨道延展到医学影像、检验、病理等一系列项目。并把刚开始的远程会诊深化成了一个惠及鲁西南的“医疗同质化工程”,让帮扶更加精准,切合实际。
  为了这个惠民工程,济宁市政府投资2400万元,引进了一批国际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高新区分院成立济宁市医学检验中心,包括生物医药转化研究中心、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中心、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合作及培训中心、数字化规范化临床生物样本库以及GLP、CAP认证的医学检验中心等;成立济宁市影像诊断中心,目的是依托医院的专家团队建立了覆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双向架设影音同步的影像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百姓不出县区就可以享受到来自上级医院专家的远程诊断和远程会诊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三甲大院资源优势,构建一个全省领先的区域医疗中心,影像、心电、检验、病理等“X”个分中心,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起共享的临床信息会诊平台、统一的中心数据库、互通的医院间网络、通用的就医卡、便民的门户网站,该院将之称为“1+X”模式。
  在这个模式内,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够让医疗专家摆脱地域限制,让边远地区和基层老百姓能够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也是确保实现医疗质量、服务、检查“同质化”的现实路径。
  为了确保这条路径能够走得通,在济宁市卫生计生委领导下,该市今年开始实施“1213”工程,建成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涵盖2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100家乡镇卫生院、3000家村卫生室的医疗精准服务“同质化”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互联网汇聚“源头活水”,将市一院专家群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下沉落实到各级医疗单位,对网络内各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等服务,让基层群众在各级医疗机构内都能享受高层次专家实时诊断服务,放心在基层医院治疗,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按照“专精特新”创新思路,医院以“同质化”网络体系为实施载体,积极引入“全科医生远程助诊系统”,探索建立“市—县—乡—村—户”医疗服务网络,推进“门诊前移”,借助“互联网+”让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插上了翅膀,实时协同乡村医生给老百姓诊察疾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三级医院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形成“互联网+”条件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
  “一网联天下”的信息化时代,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用一个网联通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的深情厚谊,连起了百年一院人与鲁西南百姓的健康之桥,更连起了一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济宁市区域医疗中心通向美好未来的行动之旅!
  让我们以充满激情的文字结束关于百年医院百年发展回眸的文章:
  今天,是一个敛卷幸福,期待花放的时刻。
  今天,是一个凝聚力量,蓄势待发的时刻。
  今天,是一个直挂云帆,远望前程的时刻。
  百年医院里的百年一院,在这一天,再出发,向着新的百年,向着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