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今日关注

“相比社会上的托管班,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或许更能让家长放心”

课后服务填补学生管护“空窗期”

2017-06-12 作者: 赵德鑫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东御桥小学参加课后服务课程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资料片)
  □ 本报记者 赵德鑫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杨福海

  近日,随着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这一名词开始走入更多家长与老师的视野之中。
  其实,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部分学校已先行一步。日前,记者走进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了解课后服务的具体运行情况。
孩子放了学家长没下班
  学生家长胡海(化名)和妻子都在“朝九晚五”的单位工作,父母又不在身边,每天接送刚上小学的孩子,曾是让胡海揪心挠头的一个问题。“去年9月孩子入学后,每天都要跟单位领导打招呼提前离开去接孩子。后来学校有了课后服务的套餐,签订协议之后,孩子在放学后有了托管,还能上自己喜欢的课程。”6月8日上午11点半,在东御桥小学大门外,聊起课后服务的话题,胡海露出了笑容。
  该校课后服务项目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推出,在下午放学后,小巧手彩泥、红黄蓝儿童画、形之韵小舞团、月亮船合唱团等14个课后服务套餐,由学校教师利用课后进行指导教学。在东御桥小学的微信公众号上,有家长留言:“感谢学校这么人性化的安排,确实为我们家长解决了很多问题!”“解决了双职工的后顾之忧。”
  东御桥小学校长翟健,提到了一个数据:在1809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中,近六成网友支持学校启动课后服务。“相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托管班,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课后服务责任,或许更能让家长放心。”
为参与老师发绩效工资
  对于东御桥小学美术教师张慧来说,从2016年秋季开学开始,除了日常的课程之外,她又多了放学后的“红黄蓝儿童画”课程。
  放学之后的儿童画课程与平时美术课上的内容没有重复。不同的教案、小班化的教学、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是张慧设计的儿童画课程的重要特点。“每一节儿童画课程,我们都有不同的课堂设计。”张慧说。
  最让老师们开心的,是学生们的兴趣与能力在不同的活动中得到了展示。“5月份,在学校举行的校园歌手大赛上,我们合唱团的小朋友们有着不错的发挥。”音乐课教师颜艺华话里充满欣慰。
  更直接的问题摆在校领导面前: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如何有效调动其积极性并给予激励?翟健与同事们商量之后,向兖州区教体局及相关部门汇报,在课后服务开始之时即设计好评价考核机制,为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发放绩效工资,并在评优时优先考虑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
提升课后服务“质与量”
  翟健介绍,从放学之后到课后服务课程期间,一直到家长接孩子,学校在这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需要做到看管的无缝连接。“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先由家长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延时离校,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活动。同时,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全方位确保学生安全。”而家长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疑问到之后的相信与支持。
  课后服务起步之后,校方的考虑更加长远:如何在有限的教师数量下为学生们开设更多课程,从而实现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据了解,学校还计划利用自身联系渠道,让有才能、有时间的家长为孩子们教授更丰富的知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兖州区教体局副局长张培屹告诉记者,东御桥小学的尝试为全区学校起到了示范作用,下一步将在兖州区内的中小学积极推动课后服务项目的推广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