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书画

郭志光:名曰花鸟 金石铿锵

2017-06-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风雪万里来
  池面起波红透影 
  风雨飞香
□ 本报记者 李可可
  “南风北韵——郭志光花鸟画展”从北京国博回到山东省博,如鱼洄游,如鹰归巢。近日记者见到了回济不久的郭志光先生,他显然并未停在当下,而是整理思绪,一边对昨日沉淀归纳,一边对未来信笔勾画。
  “南风北韵”画展在国博举办期间,“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也在中国美术馆进行。潘天寿是郭志光的老师,二人的这次“会面”,也让人们非常直观地看到了笔墨传承之妙与创新发展之美。但郭志光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哪一位前辈,除潘天寿之外,吴茀之、诸乐三等老师的神韵都在他的笔墨中有所呈现。
  作为一位有追求、有责任的花鸟画家,郭志光在艺术上一直致力于融会贯通和突破局限,“花鸟画是比较难的,在反映时代风貌上,不如人物和山水来得直接。到如今牡丹还是那个牡丹,石头还是那个石头,花卉样貌并没改变。正因为题材简单,所以也较见功力,有没有传统基础,有没有创新意识,很容易看出来。”郭志光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有些老年人想学画,问他应该画什么,他说:画牡丹,又红又绿的,一看就是牡丹。又有人问他:花鸟画中什么最难呢?他答:牡丹,就因为它又红又绿,就因为人人都认得它,所以难。“正如画人难画手,画兽难画狗,人们都太熟悉了。花鸟画中比较普通的题材还有竹子、兰草,都是很难画的。你若画个怪物,谁又见过呢?怎么画都可以。”郭志光笑道。
  说到这次展览,郭志光认为对自己非常有意义。
  首先,通过展览反观自己,相当有意思。艺术家对自己都有一定的认识,但依然需要镜子照出另外的一面,“有时我也不知道自己画得究竟怎样了,这次展览中,我像旁观者一样去看自己的画,竟然觉得十分痛快,也发现了需要提高的地方。”北京展期间,龙瑞等艺术家与郭老交流时曾这样说:“潘天寿把大山大水搬到了花鸟画上,使花鸟画的境界提高到了新的层面上。”这方面,郭志光深受影响并一直践行,并且脚步越来越坚定。
  展览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对画家下一步工作的促进。北京展后,国博展览部的相关负责人问郭老:“您明年或者后年还能来办展吗?”郭志光表示,一定要办的,并且希望越办越好。对于76岁的他来讲,创作之泉依然汩汩不息,还有很多尚未实施的想法在心中汹涌,酝酿着下一次爆发。
  第三方面,这次画展实现了画家心里的一个追求,就是寻找、实践和表现更接近于自然力量的生命本质,有时,那就是一口气。郭志光所画的三文鱼令人惊艳,这似乎不属于传统花鸟画题材,却那么打动人心。人们所不知道的是,为了观察三文鱼的洄游产卵,郭志光去了三次加拿大。“三文鱼为什么要逆流而上?为了到最上游产卵,好让子孙后代顺流而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和成长机会。这趟行程遥远又危险,但它们从不退缩。我想要表现这种鱼跃的气势,但要是不在生活中观察,是体会不到和把握不住的。”鹰和鹫,在大写意花鸟画里是重要题材,八大山人、李苦禅、潘天寿、齐白石都画过鹰。在西方国家,鹰也常常出现在绘画和雕塑作品中。但郭志光不允许自己只画一个鹰的标本,也不照搬别人的风格,而是要让造型、笔墨完全符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样花鸟画的题材就宽了,所寄托的感情就更丰富了。本次画展作品尺幅都十分巨大,但天高任鸟飞,多大的纸能容下一只雄鹰呢?有时非大画不能体现鹰的气势,搞创作也常常是沉吟良久后的突然爆发,一气呵成、不需喘息。展览中有一幅熊猫题材的作品,五米宽。有人问郭志光:“后面这一大片竹子得画多久啊?”作品构思的时间确实很长,但一旦动笔,两个小时就完成了——有气在焉。
  这次展览给很多人带来了新鲜感,甚至中国文化部相关领导人看展后惊叹说:“这种作品以前怎么就没见过呢?”被认可是令人欣慰的,然而绘画本身所带来的愉悦与力量,更是画家前进的推手。对郭志光来说,一生的积累与体验,远比瞬间的展示重要得多。
  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中国画系的就郭志光一个山东人,冥冥之中,融会南风北韵的责任在那时就已经安排了。55年后,我们在画面上看到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其实是画家半生的回望。快意人生就应该这样,逆流而上,迎风张扬,虽然名曰花鸟,实则金石铿锵。
  郭志光 字玄明(亦署悬明),1942年生于山东潍坊书香世家,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科。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会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政协联谊书画院副院长。2011年荣获山东省委、省政府“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