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多场次非遗活动集中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一带一路”非遗展演成亮点

2017-06-09 作者: 孙先凯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孙先凯 报道
  本报济南6月8日讯 今天,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文化馆举办。2016年国务院将“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是调整后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记者了解到,自启动仪式开始,遗产日期间我省将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
文化交流成为‘一带一路’
合作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特点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和展示交流工作的发展,我省文化工作者日益认识到“同行业而言,非遗省际交流较少”的局面。为此,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特地邀请来自“一带一路”省市的非遗项目为我省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6月8日,“一带一路”非遗交流展演和“一带一路”7省、市(自治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互动交流展在省文化馆精彩亮相。马头琴《万马奔腾》、云南《铜鼓舞》和陕西《华州老腔》等非遗项目,让观众体验到了来自内蒙古、云南和陕西的非遗表演。浓郁的地域特色,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一带一路”7省、市(自治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互动交流展上,西藏藏族唐卡、内蒙古蒙古族皮雕技艺、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头饰制作技艺、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辽宁岫岩玉雕、云南纳西族东巴画、云南鹤庆银器锻制技艺、青海银铜制作及鎏鑫技艺等8项非遗技艺也由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观众现场参与体验,收获非遗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非遗产品带回家。
  省文化馆馆长王衍良认为:“目前,文化交流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省份非遗的展演演示,为我省观众带来丰富的非遗文化知识,也能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带来经验。”
省地联动开展4100多场次
非遗活动

  启动仪式上,嘉宾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代表、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建设工程示范点代表,2016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代表,以及山东省省级古籍修复站点颁牌授证。以表彰他们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突出成绩,鼓励他们为我省非遗传承工作继续努力。
  启动仪式后,“振兴传统工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成果展、山东省非遗保护成果摄影作品展、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点建设工程成果展相继开幕,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展示非遗保护的多项成果。
  除了省级文化部门集中组织的活动以外,全省各地也以庆祝“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举办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比如济南市举办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比赛,青岛市举办“中国梦 民族魂”非遗进校园曲艺专场演出,淄博市临淄区举办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及优秀书画展;潍坊市在成都、上海等地举办“天工核雕·匠心百年”潍坊核雕艺术全国巡展;莱州市举办了“莱州玉雕”雕刻技艺大赛等,省京剧院、省吕剧院、省柳子剧团、省艺术研究院等也将举办一系列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共开展360多项、4100多场次的非遗活动,参与人数达1600多万人。
逐步形成非遗保护的
“山东模式”

  近年来,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坚持立足我省实际,坚持非遗保护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逐步摸索和形成了非遗保护的“山东模式”,出现了非遗名录山东现象、非遗传承山东路径、非遗培训山东探索、非遗利用山东实践等一大批山东元素的非遗保护内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迈向深入。
  在法规建设方面,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省出台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方面,全国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包含我省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省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了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方面,我省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被文化部列入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试点院校,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级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目前有6所院校参与,今年将举办各类传承人群培训班14期,培训600多人。在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方面,我省有3个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我省命名了3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目前,我省共普查各类非遗线索110多万条,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778项,县级名录7513项。我省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2名,省级传承人297名,市级传承人1820名,县级传承人4339名,全省有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曹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中,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有德州扒鸡集团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1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各类传统工艺类企业和经营业户106万个,年营业收入934.35亿元,利税106.6亿元,从业人员267余万人。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成功举办了第一、二、三、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交易额均突破400亿元,全省非遗保护取得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