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

树儒雅之风 行博雅之教 育家国情怀

2017-06-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桂利 宋广新 刘 萌

  早春的孔庙,游人如织。在杏坛参观瞻仰的人群中,曲阜师范大学的三十多名思政课教师,正在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式教研活动。他们围坐在一起聆听讲解,轻声交流,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做着记录。
  “利用开学前的集体备课,进三孔开展现场体验式教研已经成为备课新常态。”全省高校思政课改革招标重大项目“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主持人张立兴教授说,“这些历经千年的文化遗产总给人以直抵灵魂的震撼。如何将传统文化精华转化为教学资源,助推大学生成才成长,是我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场体验式教研,我们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
  长期以来,曲阜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富有魅力的教学团队,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倡树极具张力的社会实践,涵养教师儒雅之风,推行课堂博雅之教,培育学子家国情怀。
儒雅之风:富有魅力的教学团队
  “儒家优秀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是人类文明的思想火炬,足以提升人格、启迪人生……”前不久,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在为曲师大思政课教师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时说。
  聘请儒学专家担任指导教师,是曲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教师儒学修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学院聘请儒学专家杨朝明、青年泰山学者宋立林等十几位学者担任导师,定期开设专题讲座或学术沙龙。学院为思政课教师统一配备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论语诠解》《孔子文化十五讲》等必读书目;鼓励青年博士讲授校本课程《孔子与儒家文化》,在教与学中加速成长。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提升了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涵养了教学团队的儒雅之风。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面前,教师理应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比教学方式方法更重要。我们利用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教师的知识涵养和文化修养,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自觉性,让思政课具有更加厚重的底色、更加温暖的亮色。”曲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安增教授说。
  在打造具有人格魅力教学团队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在思政课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儒家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获2009年省级教改立项,成果获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洋溢儒家优秀文化气息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案”,获2010年教育部“精彩教案”立项,成果获2013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立项;2014年,“儒家优秀文化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入选全省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招标重点项目。
博雅之教: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
  “央视有一个很火爆的采访叫‘你幸福吗’,两千多年前亚圣孟子提出君子有‘三乐’,同学们知道吗?‘君子三乐’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大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张方玉博士正在讲授“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在这节课上,同学们知道了“君子三乐”,也更深刻地明确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努力方向。
  “记得上第一堂思政课时,老师用至圣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我们,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老师的课真的很有魅力。”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高家璇说:“思政课上既有历史典故、现实案例,更有哲理思辨和人生思考,每次下课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思政课教学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照本宣科。”思政课教师陈文殿博士说,“必须更新理念,改变内容呈现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构建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课堂”。
  理念革新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问题意识,把教材内容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专题,推行专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交锋与碰撞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抽象的理论变成了观察分析解剖现实问题的锐利武器,思政课成为为大学生思想把脉、为大学生人生领航的“心灵之旅”。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见贤思齐、从善改过,修己安人、君子人格”等思想和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形成独具一格、特色鲜明的教案。2016年,全新版洋溢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先后出版,其余两门主干课程的“教案”也已完稿。在第二届山东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中,肖芳、马卫花获得大赛一等奖,朱艳、汤锐获得二等奖,获奖层次和人数居全省高校前列。2016年,“李芳云工作室”入选全省首批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家国情怀:极具张力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讲课很朴实,很有味,说的在行在理,我们听了心里踏实,日子更有奔头了!”在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村泗水县南陈村村委大院,一名村委对曲师大“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大学生宣讲团”竖起了大拇指。
  曲阜师范大学“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大学生宣讲团”成立于2016年春天,一年多来,宣讲团在导师指导下,精选专题、认真备课、反复试讲,深入农村、社区、部队、厂矿和监狱,宣讲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受到欢迎和好评。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热情有余,理论不足,不知为谁讲、为何讲、讲什么、怎么讲。导师们耐心指导,一字一句修改,力求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宣讲,最终我们成功了。”宣讲团团长尹诵博士说。
  曲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紧密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强化儒家优秀文化的教化育人功能。教师们利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在课堂组织“一句感恩的问候”“可爱的父亲母亲”等主题演讲,引导青年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祖国,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同时,思政课教师主动与学工处、团委、辅导员对接合作,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孔子文化月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学生“儒家文化齐鲁行”足迹遍布山东17市,成为全省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的一颗闪亮明星。
  “思政课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之上,社会实践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校园之外,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进而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引路护航。”第二届山东高校思政课讲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肖芳博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