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进校园需要探索互动模式

2017-05-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孙先凯
  
  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博物馆教育进校园……如今,一系列的艺术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为学生带来艺术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发挥了各类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拓展了其传承和发展的渠道。
  笔者采访了诸多走进校园的艺术老师,他们都在讲把多少艺术活动带进了校园,让多少学生接触到了这些艺术门类。按照他们的考评体系,只要把活动开展就算得上完成任务。但是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反馈,进校园活动带来的真实效果他们则不尽了解。如此一来,艺术进校园活动和学校、学生的需求可能不在同一条线上,出现“你讲你的,我说我的”尴尬局面。
  艺术进校园活动如何对接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需要在建立文艺进校园常态化机制的基础上,探索二者的互动模式。
  笔者在与学校和学生沟通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众多文艺进校园活动在铺开,但这些活动多数以“运动战”形式为主。虽然有个别艺术机构和学校的合作坚持了下来,但大多数受到学校和学生欢迎的进校园活动可能一年中没有几次。艺术进校园形不成常态、成不了系列,自然效果也只是蜻蜓点水。
  互动模式的基础是满足学校学生的需求,艺术进校园活动首先要形成常态化的机制。笔者认为,这种艺术进校园常态化的机制应当是由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在各个层级联合推广。常态化机制将为艺术机构提供进校园的资金、资源保障,对于学校也保证了艺术资源的稳定性。
  互动模式的核心是沟通和反馈,艺术进校园活动其次要形成畅通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在互动模式中,不是艺术机构提供什么学校和学生就接受什么,也不是学校需要什么艺术机构就提供什么。二者需要在符合艺术传承和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符合学校课程设置等原则下协商艺术进校园的内容。以京剧进校园比较成功的济南市纬十路小学为例,组织进校园的济南市京剧院和学校都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京剧的学习。如何解决其他学生对于京剧课程的需求?两家机构合作不光成立京剧演出社团,还以京剧的美术、手工艺、戏曲故事等多方面成立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接受课程的种类。这种互动机制推动了京剧进校园有深度、有效果的进行。
  此外,笔者认为探索艺术进校园的互动模式还要打破艺术机构固有的进校园绩效观念。笔者认为许多艺术机构不关心与学生的互动,原因在于他们有“只负责送,不负责效果”的绩效观念。只有打破这种只重数量的绩效观念,更加看重进校园活动的实际效果,艺术进校园的成效才能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