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综合

张文南:为菜农留影立传

2017-05-19 作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李建忠

  5月8日,寿光文博会主展厅,张文南菜农摄影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展示的照片上,有冒雪卖菜的菜农,有戴着头灯摘菜的菜农,有上棚膜、卷帘机的菜农,也有皴裂的双手,还有菜农的汗水和喜悦。
  每张图片上都有文字说明。一张写着:“上棚膜最怕起风,一般选择风小的日子,上午进行。有时也会来一阵旋风,让人无法招架。2014年8月,杨家尧河孟祥海新建大棚上膜,棚体高大,一阵风刮来,棚道上的侯志辉等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控制住飞舞的棚膜。”
  “这是菜农真实的生活,没想到还有人专门给我们菜农拍照呢。”古城街道杨庄村的杨秀玲说。“我家住在弥河边上,父亲、爷爷都是农民,我对农民深厚的感情是骨子里的。”张文南说。
  张文南生于1950年,曾在寿光市委市政府工作多年。2004年退休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租了一个小棚种菜。他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弥河边上菜农在大棚上扫雪的情景。
菜农的富裕来之不易
  “我喜欢拍人,我的镜头对准菜农,尤其是刮风下雨时,菜农的状态。”张文南说。
  这次展示的照片,很多是菜农在特殊时刻的付出。2016年除夕,棚前积雪还有厚厚的一层,洛城街道南范村林廷奎一早就来收获生菜。圣城街道金马寨村,梁宏伟夫妇天未亮就来到棚上扫雪,梁宏伟在棚顶上几次摔倒。圣城街道王口村,冯树堂与妻子崔树春戴着头灯,早上4点多起来摘丝瓜。
  “不深入不知道菜农的辛苦和付出,菜农的富裕来之不易。”张文南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朱宪民认为,现在人们更多关心的是蔬菜的品质,很少有人问津各种蔬菜是如何生产的,菜农怎样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张文南恰恰走向了人们思维的另一端,给这些人们不太关心然而却可歌可泣的农民留影立传。”朱宪民说。
  2014年,张文南带着自己拍摄的作品《菜乡记》,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评委认为作品的完成度比较高,涵盖菜农种植、收获、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但深度广度不够。
  怀着深入菜农的心,张文南时常凌晨起来去拍照。冬天大棚内镜头哈气,张文南就去化龙镇拍摄韭菜市场,然后再转过来拍摄大棚。
棚道菜农比邻居还亲
  在《菜农》中,张文南使用了棚道概念。“棚道是菜农在种植大棚中形成的新型生产关系。棚道相当于村内的胡同,棚道菜农比邻居还要亲。”张文南说。
  上棚膜、卷帘机需要棚道内菜农互相帮助,定值种苗也需要棚道内菜农互帮互助。
  “一个大棚如果定值种苗4000株,自家一天也种不上,一个棚道的10多户人家一起做,两三个小时就干完了。”化龙镇王家村的王炎国说。
  而上大棚膜,需要二三十人。雇人很贵,棚道的人一起动手,不用花钱就把事情办了。张文南发现,棚道内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而且大家自觉互相帮助,解决了很多难题。
  2016年10月,范立树的大棚定植完苗子后,妻子在棚道上用西瓜犒劳大家。大家边吃西瓜边说笑话,一起分享劳作后的快乐。
  “棚道不是大的发明创造,作用却很不一般,体现了菜农团结互助友爱的朴实精神。”张文南说。
  一张上卷帘机的图片边上写着:“扒轨式卷帘机,又长又高,重量近一吨,无法使用机械的地方,只能人抬肩扛进行安装。范九德大棚安装卷帘机,棚道上的菜农集中了30多个人,用了近2个小时才完成。”
拍摄时给菜农留尊严
  2016年1月24日,零下近20度,凌晨2点,张文南驱车来到文家街道一家韭菜市场拍摄。一个小时后,浑身冻透的张文南开车转移时,本想朝东行驶的车子却向北拐。“车轮上有冰,路上有冰,真的吓坏了。好在路上没车。”张文南说。
  拍摄路上遭遇的困难并非仅仅这些,有时还会遇到菜农的排斥。“你一来,菜价就降了。”下雨天,张文南没少遇到菜农的抱怨。“菜农很辛苦,大汗淋漓的,这时拍他们,难免会有侵犯感。我要尊重他们。如果他们有一点不情愿,我就不拍了。”张文南说。
  生长在农村,张文南与菜农能说得上话。等熟悉了,许多菜农主动要求张文南给他们拍几张照片。
  “认识张文南并品读了他所拍摄的上千张菜农题材作品后,我深知,这真的是一条艰辛的朝圣之路。”朱宪民说,一幅成熟的摄影作品后面,对应的可能是几十次失败甚至泥里水里的摸爬滚打;对应的是对百姓的敬畏与仰视、热爱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