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访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上)

2017-05-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
  □ 邢璐
  
  日前,山东政法学院吕涛院长就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接受了笔者采访。
  笔者:吕校长,请介绍一下山东政法学院的办学定位。
  吕涛: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开放山政、和谐山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笔者:山政如何围绕办学定位来培育办学特色?
  吕涛: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培育办学特色。一是创新形成“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形成了“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Y”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一竖是学生做人的根基,代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上面分叉代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Y”整体表示学校要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E”指人才培养过程,其中三横代表三个育人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一竖代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三个平台的良性互动;“E”右边开放代表学校开放办学,把社会资源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平台中来。“S”指学校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复合培养、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整体的“YES”指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结果好,很“YES”。“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构成的完整体系。二是建设形成“122”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定位是:突出特色,做强法学学科,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逐步构建起“法学类专业群为核心,经管类专业群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群为两翼,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外国语言类专业群为基础”的法为核心、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在省属高校中首个全部拥有法学学科“三重点”建设项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刑法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在法学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中,除军事法学外的9个二级学科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另有两个重要的法学学科支撑平台:学校2011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学报《政法论丛》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省属高校唯一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学报。
  法学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在突出法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强调其他专业与法结合,经济学类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管类专业强化法政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国语言类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均具有鲜明的融法特色。
  学校现有法学类专业4个,经管类专业6个,新闻传播类专业3个,信息技术类专业2个,外国语言类专业3个。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占招生本科专业的28.6%。
  笔者:山政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吕涛:我们主抓了两个品牌工程:“爱生学工”和“靛青工程”。“爱生学工”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开展项目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奖励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优良学风。
  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青工程”,201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意在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500余个,年度参与25000余人次,供学生自由选择,为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与课堂教学主渠道相结合,引导教育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强化理想信念,夯实思想政治素养,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