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厚植发展动能

“高新智造”成就大国重器

2017-05-11 作者: 董卿 从春龙 来源: 大众日报
  □从春龙 报道   5月9日,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操作。
  □ 本报记者 董 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张玉鹏


  2月16日,世界最大作业水深、最深钻井深度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正式交付;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并与“天宫二号”对接;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今年以来,这一件件“大国重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国人倍感自豪。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都有烟台高新区企业的身影:“蓝鲸1号”由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自主设计和建造;“天舟一号”的宽波束中继测控系统、舱内辐射环境测量载荷等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研制;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为C919提供钛合金紧固件。
  烟台高新区频频刷屏的背后,是多年来聚焦高端、创新驱动的战略定力结出的硕果。早在单独设立之初,烟台高新区就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已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项目100多个, 总投资逾千亿元。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这一枚小小的高锁螺母,要经过30多道加工工序、十几道检测。在研发阶段,光为了模拟飞机起落对零件的冲击,就要做13万次高强度的抗疲劳测试。”5月9日,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钛金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检测中心负责人刘高峰告诉记者,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紧固件,里边包含着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热力学、摩擦学等十几种原理。
  钛金科技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具备为航天航空等高端装备产业开展高性能钛合金紧固件配套的高科技企业,承担了C919大型客机钛合金紧固件国产化项目,为中国商飞C919大飞机项目提供配套及实施大型客机项目的整体产业布局中起到重要的配套支撑作用。
  环绕钛金科技周边,航天科技园、烟台北航科技园、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等一个个先进制造业的高大上项目林立。没有烟囱,没有机器轰鸣,这些企业在国家航空航天等最前沿领域举足轻重,在全球产业链顶端掌握话语权。
  烟台高新区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任务来抓,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倾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奋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中走在前列。
  说到自主创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是个最好的例证。
  “‘蓝鲸1号’由中集来福士完成大部分的自主设计以及完全的自主建造和钻井调试。全球首创双钻塔,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适用于全球95%深海作业。”5月9日,中集来福士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蓝鲸1号”一举创下多个世界第一。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巨轮型的大楼,800多名研发人员在紧张工作,这些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研发设计和总装是海洋工程的最重要环节,关乎全球话语权。刚开始涉足钻井平台时,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能力很弱,从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七代,而现在已经能够生产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海洋钻井船也正在全力攻关。
  2010年中集来福士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队伍。2013年底,收购了瑞典的海洋工程设计公司Bassoe Technology90%的股权,2015年收购挪威海工设计公司Brive Engineering,进一步夯实了海洋工程制造业的基础,在设计能力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016年,烟台高新区作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六大载体之一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烟台发挥高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引导服务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先后同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建科研院所及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6家,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