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人均GDP已跨过8000美元的“体育产业爆发分水岭”

我省应全力扶持“体育+”产业

2017-05-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周 艳
    本报通讯员 孙明霞 王 安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作为国家“幸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将迎来跨越发展新机遇。近日,省宏观研究院开展了关于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认为:当前我省人均GDP已跨过8000美元的“体育产业爆发分水岭”,未来十年,我省应把“体育+”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大力培育,全力扶持。
产业总产出达1980.8亿元
  当前,我省体育产业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态势,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1980.8亿元,实现增加值606.7亿元,均位居全国第四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96%,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体育设施种类、规模、档次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融合加速推进,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体育与科技、文化、健康、养老、旅游、金融等相关行业日益融合。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运动装备、体育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悄然兴起,山地户外、海洋体育、航空运动为主题的运动休闲业态蓬勃发展。资本运作有序推进,省体育局与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合作搭建“山东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为全省各类体育产业资源交易提供专业化平台服务。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推进机制不断完善需要政策保驾护航。据了解,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5〕19号),14个市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发46号文件实施意见。全省拥有48个省级体育协会,17市均设有体育总会,各县(市、区)建立了500余个体育协会,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推进机制。
新动能培育力度不到位
  当前我省对体育产业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较多将体育产业仅作为民生事业来对待,亟须进一步转变观念,从转型升级新引擎、动能转换新动力、经济增长新亮点的定位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培育。
  目前我省各级对体育产业培育存在一定偏差,普遍将其定位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上。体育产业的真正核心层是体育服务业,其核心业态如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休闲业总产出占比分别仅为全省的1.2%和1.9%,增加值分别占2.1%、3.4%。链条完整、附加值高的体育服务业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所在。
  在机构设置也未完全理顺,协调各方机制尚未建立。目前,我省仅在省、市两级设立体育产业主管部门,除1、2个县外,其它县(市、区)普遍没有设立专门承担体育产业的职能部门。在实际运作中,“有目标无抓手”,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牵头、部门分工协作、运转顺畅的运行机制还没建立起来。
  各级政府对发展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高端化、服务化的体育产业的经验普遍缺乏。
  此外,我省亟缺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山东体育专业人才缺口大约在50万左右。
打造“体育+”产业
  未来十年将是体育产业腾飞发展的“黄金十年”。我省必须从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转型新支撑点的战略高度,把“体育+”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大力培育,全力扶持。
  加强体育产业工作领导,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体育产业,把体育产业作为我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增长点,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出台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政府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助推剂作用,加快制定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的系列配套政策。
  积极探索精品赛事市场化运作,优化体育产业发展格局。重大赛事的举办,不仅是拉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引擎,更是宣传展示城市发展成就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机遇。依据全省体育产业初步形成的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以国家级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为引领,加强区域体育产业的分工协作,建设一批梯次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构建形态多元、结构合理、点线面有机融合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争创更多的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单位。
  加快体育系统改革步伐,强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职业体育、体育场馆等领域改革,加快体育社团社会化、实体化改革步伐。发挥我省科教优势,推进教体融合发展,加强培养和引进体育产业相关的复合型、管理型和专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