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盘活资源提升内涵

济宁高新区重大项目建设再创新速度

2017-05-09 作者: 孟一 吕光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孟一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李辉 姜海珍

  一个是年产值30亿元的全球顶尖自动变速器项目、一个是年内销售收入将超10亿元的中华财险华东营销中心项目,二者从签约到落户、投产,分别只用时4个多月和1个多月,不仅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更创出了足以吸引大项目聚集的“高速漩涡”。
  项目建设获得新速度,与济宁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理念创新、精准发力、环境营造密切相关,更得益于腾笼换鸟、盘活资源、园区发展内涵提升等一系列举措。如今,一条沿着项目提速延伸开来的招商引资新路正日渐成型。
腾笼换鸟——
建设周期提速

  日前,在位于济宁高新区诗仙路的一个企业的厂区,已经废弃很久的车间突然又运转起来,与之前不同的是,员工们穿的工作服不一样了,生产的产品也发生了变化。再有一个月,这条全球顶尖的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就将启用。
  2月8日,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与双林集团正式签约,年产30万台6ATDSI自动变速器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根据投资计划,该项目于6月份产品下线,年内产量达到5万台,同时规划建设二期项目, 2019年实现满产30万台,产值30亿元。 
  一个大项目的落户,从2月8日签约到6月份投产,短短4个月时间即落地生根,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招商引资、洽谈落户考验了区域的项目综合吸引力,建设投产则是印证政府工作力度的精准度量衡。抢时间就是抢市场、争效益,在与双林集团对接洽谈新项目选址时,遇到的头号难题正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周期,传统项目落地至少要通过立项、征地、环评、规划、建设等多项手续,两年多的建设周期成了制约很多项目落地的关键所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济宁高新区决定利用既有资源,启用一处符合生产自动变数器要求的空闲置厂房,不仅解决了空间、设备等硬件问题,更省去了立项、环评等多个手续,使整套流程缩短了近2年。正是由于济宁高新区为双林落户提供的最快捷途径,让这个产值3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了户。
  “对企业来说,投产速率提升就是最优质的政策,缩短建设、投产周期,客观上增强了项目的市场应变能力。” 济宁高新区投资促进二处处长张仰喜说,提速之下,企业能够紧紧抓住眼下的市场机遇,展现出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的优势。
盘活资源——
签约两个月对外营业

  盘活资源,不只限于标准化的厂房,还有空闲楼宇和烂尾楼的整体利用。去年12月15日,中华财险华东(济宁)电销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火炬广场这一闲置楼宇,今年2月15日即成功完成了电销中心第一单业务,在跨春节的情况下,用时两个月实现了电销中心正式对外营业。
  “这中间经历了资产核查、国有公司入主的市场运作等,看似难以解决的烂尾楼处置问题,在合乎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的前提下,也能化为宝贵资源。”济宁高新区金融处处长张亮介绍说,国家今年开始推进房地产供给侧改革,支持政府及国有公司利用回购商品房等政策化解房地产库存,鼓励利用存量房开展多元化经营,为烂尾楼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更多可能。
  借力司法和市场资源,盘活了空闲楼宇,也提升了项目落户效率。从今年1月份开工建设到第一单出炉,中华财险项目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目前过渡职场职工超过千人,销售收入已超亿元,5月份正式职场将投入使用,年内将完成10亿元的销售收入,而2016年整个济宁市的财产险保费收入为47.18亿元。
  效率就是效益。面对发展新常态,如何用好、用活、用足现有资源,实现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快速投产,已然成为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济宁高新区如今提出打造济宁城市复合中心,建设国际化科技新城,在招商引资的考量上不再单纯地追求比占地规模、投资规模,更多考虑的是所引进的项目要在全市发挥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这就要坚持不懈地提升园区发展内涵,苦练内功,做好现有资源文章,实施精准招商,更好地契合区域发展需求。
  在招商引资项目上,济宁高新区近两年有29个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被列为2016年省重点项目,华为大数据产业园、海达行知学校被列为2017年省重点项目(济宁市共有5个项目入围),项目呈现出建设快、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等特点。同时,项目的建设周期,也体现出“高新速度”,中华财险华东电销中心、如意国家纺纱工程技术中心项目、松岳履带项目、锐博工程机械配套件、华能20MW光伏电站项目等一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英特力IBM芯片项目、华为大数据中心、通佳机械伺服注塑机产业化项目等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滨河电商物流园、济宁资本中心、生命科学园项目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了产业集群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