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由制度碎片化走向系统化,由制度全覆盖走向人员全覆盖,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2017-05-0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张春晓 报道
  本报济南讯 2012年以来,我省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领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推进一系列改革,诸多难点变亮点,基本实现了由制度碎片化、发展不平衡向更加公平可持续转变,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山东比国家要求提前1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工作,率先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并启动实施。我省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标准,月人均养老金增长2.5倍左右;连续5年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比国家标准高30元。截至2016年底,全省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576.4万人,比2011年底增加674.6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38.9万人,居全国第2位。
  罹患大病,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全省统筹的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制度建立后,城乡居民医疗待遇明显提高,农村居民用药品种由整合前的1100种扩大到2400种,报销范围翻了一番多。全省基本医保连同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达到45万元以上。截至2016年底,全省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228.8万人。
  今年,我省又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制度,        
  将18种特药纳入职工和居民大病医保报销范围,而且由省统一开展高价药品医保支付价格谈判。纳入大病的18种抗肿瘤分子靶向药和特殊用药价格大幅度降低,最高降幅超过60%。截至一季度末,我省居民大病保险累计对457.8万人次补偿医疗费91.39亿元。
  五年来,医疗保险改革,不仅是一项项惠民制度的建立,还有服务的不断优化。异地就医报销难曾让患者十分头疼,2011年起,我省率先启动省内异地住院直接结算,2013年全省17市之间全部实现互联互通,住院医疗费用可即时结算,解决了以往转诊转院就医难、个人先垫付后报销等问题。
  从2011年启动省内异地就医到2017年2月,山东省内异地住院直接结算73.9万人,覆盖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统筹支付91.5亿元,全省17市联网医院已达172家。今年我省又全面启动实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全省17市及省本级已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并开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89家。
  社保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社保待遇的不断提高,离不开社保基金的支撑。我省社保基金规模稳步扩大。2012年以来,社保基金总收入14565亿元,其中2016年基金收入3826.9亿元,比2011年增长108.3%。基金总支出12418.6亿元,其中2016年基金支出34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61.3%。基金累计结余4362.3亿元,比2011年底增长101.3%。
  同时,我省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继广东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将1000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投资回报显著,由此而产生的全部收益,将归属全体参保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