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徒弟获“首席”师傅得重奖

2017-04-15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工业发展看文登·驻厂札记 融媒体报道⑸
  □彭辉 报道   顺意电机公司的工人在装配电机。
  新锐大众客户端地方频道及大众在县微信公众号将同步推出图文、视频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王海政 张小寒

  4月7日,记者走访位于威海市文登区的顺意电机有限公司时得知,在2016年度“齐鲁首席技师”评选中,该公司产品制造部部长张秀川位列其中,他本人在“齐鲁首席技师”管理期内,每月享受省政府津贴1000元,每年集中发放一次。更特别的是,他的师傅、公司总工程师徐东升“师凭徒贵”,同时拿到了文登区发放的5万元“带徒大奖”。
  “在传统制造企业,师傅带徒是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原先,一些老师傅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利益,一些关键的技术不轻易外传,‘留一手’的现象比较突出。”徐东升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区里政策的支持,我们企业也配套了师傅带徒奖励措施,出台了鼓励发明创造的奖励办法,全体员工学绝活、搞发明的积极性很高。”
  徐东升所说的政策支持是文登制定出台的《专家带徒奖励办法》,办法规定:徒弟获评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技师,文登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首席技师,一次性分别奖励师傅2万元、1万元;徒弟获评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或首席技师,一次性奖励师傅5万元;徒弟获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或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一次性奖励带徒专家10万元。此外,文登还专门设立了“伯乐奖”,规定在每年文登开展的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获奖的,带徒师傅享受同等奖励。
  徐东升的学徒经历在传统制造业很有代表性,也是当地奖励制度的生动注脚。1981年,徐东升初中毕业先后进入文登县农机修造厂和文登县第二电机厂,从一名普通钳工做起,从事电机的工装、模具制作工作。徐东升“爱琢磨事儿”,在车间工作时,遇到啥问题就向老师傅请教。“有的老师傅确实是理论能力有限,但也有的是不愿意传授‘看家本领’。”徐东升说,“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开始自学,硬是啃下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电机设计与制造》这些‘大部头’。”
  在不断自学过程中,徐东升发现,有些问题就是一层窗户纸,有人帮着捅开,马上豁然开朗,但要自己琢磨,可能一辈子都参不透,很多时候是做无用功。如今,徐东升更愿意帮着徒弟“捅窗户纸”,让一茬茬徒弟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他依托自己的工作室,每年拿出大量时间为当地“金蓝领”培训班授课,通过技术讲座、技能演示,现场指导等方式,将自己的知识和所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
  徐东升作出了好榜样。在一茬茬老师傅的带领下,顺意电机先后有30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有50人获得电机装配工技师职业资格,有80人获得高级工职业资格,高技能人才占员工总数的85%以上。公司这几年设计完成了5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有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采访后记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俗语在顺意电机已经过时了。传艺毫无保留,攻关师徒协力,顺意的师徒关系格外“顺意”。
  学历不高但技艺高超的实用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中特殊且重要的一个群体。文登正在想方设法培育“金蓝领”:通过开展各种评比奖励活动,让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有地位;通过实行人才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以及技术入股等方式,让高技能人才经济上有实惠;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实训培养融合,鼓励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工作组、创新工作站,让技能型人才成长有“门道”,事业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