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连载

下游工序为上游工序“挑刺儿”

2017-04-10 作者: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工业发展看文登·驻厂札记  融媒体报道⑶
  □彭辉 报道   威力工具集团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对上游工序产品自检。
  □本报记者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王海政 张小寒

  3月28日,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车间质量调度员崔友明,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厚厚的“账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下游工序向上游工序的“索赔”记录。
  “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下游工序就是上游工序的‘客户’。从上游工序过来的产品,下游工序都要严格检验,若有不合格的产品,随时退回上游工序返工,同时可以索赔。”崔友明给记者翻看着记录,“根据质量问题的大小,索赔数额也有高有低,最高可达100元。除了上游工序要‘赔偿’,公司还对发现质量问题的职工进行额外奖励,每年公司奖励产品质量的支出达几十万元。”
  位于威海市文登区的威力工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活扳手生产商和国内最大的管钳、套筒生产企业。活扳手是威力的主打产品,一把扳手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经过140多道工序。原先,各道工序的生产是“孤岛式”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在各班组联合作业积压大量产品后,才批量流转到下一工序,由此导致产品质量的追溯性比较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难追溯到班组和个人。因此,工人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不高,次品废品率比较高。
  保证产品质量,一方面依赖于可靠的生产设备,一方面则依靠负责任的工人。在设备保障方面,威力工具集团要求从预防入手,保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机器精度。为增强工人的责任感,威力工具集团对生产流程进行了调整,变以往每道工序“各自为战”,为以单件产品为质量单位的流程串联、责任串联,单件产品不间断流转,质量全程控制,责任实时追究。“生产一个扳手需要十多分钟的时间,在这期间,任何一道工序发现上游工序的质量问题,都可以随时返工。原先都是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质检,有些质量问题已经无法弥补了,只能成为废品。”公司副总经理刘玉信介绍,“采用新的生产流程后,产品质量实现了全过程控制,人人都是质检员,对质量要求的压力传导到每一个员工。”
  日本对工具的高精度要求国际知名,而威力工具集团的可靠质量赢得了信赖。一家日本公司要订购威力的拉拔器,由于对产品技术质量要求非常高,他们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让日方没有想到的是,在试验生产阶段,威力不仅将日方工程图精准无误地进行了落地,还进一步提出产品优化建议:将拉拔器拉腿上的小凸起半径由之前的2毫米调整成5毫米,这样,拉拔器不仅在外形上更加完美,而且产品出模也会更容易。小小拉拔器打动了客户,日本客户在威力的定购产品也拓展到管钳、拉拔器、管道焊接定位器等八大类数百个型号,年购货额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我们的产品能够‘逆袭’出口到欧美国家,就是靠质量开路。在首艘国产航母‘辽宁舰’的生产过程中,大量采购了我们的产品,让我们非常自豪。”刘玉信说。


■采访后记
  “质量就是生命”,尤其是面对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低端市场双重挑战的今天。
  以制造业起家的文登区正在全面重构质量和品牌战略。很多企业正在变传统的末端质量检测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质量意识贯穿到研发设计、各生产环节乃至流通环节。在区域层面,文登区正以先进标准倒逼“文登制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探索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形成了“政策搭台、分类引导、精准扶持、集中培育、标杆带动”的质量提升一揽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