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老促会:牵手金融 助力脱贫

2017-03-22 作者: 王兆锋 杨秀萍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兆锋 杨秀萍

  3月14日,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东昌府、临清、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分公司成立会议在聊城举行。说起中和农信,冠县桑阿镇桑桥村村民冯彦勤连连称赞,他正是利用中和农信的5万元贷款养猪,一年赚了7万元。
  在聊城,有不少像冯彦勤这样的贫困农户通过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实现了脱贫,这背后,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起到了关键作用。老促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旨在为革命老区人民服务、协助党和政府促进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而聊城老促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扶贫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由于贫困农户贷款普遍额度小、缺乏抵押物等问题,导致目前的金融体系对他们的资金供给仍不足,很多致富项目发展不了。”聊城市老促会会长荣向林介绍,经过多次调研,他们决定从金融扶贫入手,助力群众脱贫,并最终将中和农信项目引进聊城。
  中和农信是一家专注于农村小额信贷的社会企业。起源于1996年,前身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专门负责小额信贷扶贫试点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中和农信的目标是通过无须抵押、上门服务的小额信贷方式支持贫困地区中低收入家庭开展创收性活动,同时还提供多种形式的非金融服务,全面提升客户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致富。
  “我们发放的贷款属于信用贷款,不需贷款人提供任何抵押,只需4户或5户无不良征信记录的农户组成连保小组即可申请贷款。初次贷款的额度限制在每户1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如果第一期贷款还款良好,则可申请第二期贷款,额度也会随之提高。”冠县中和农信项目负责同志介绍,贷款考察、签订合同、发放贷款等工作全部由信贷员上门服务,打通了金融扶贫“绿色通道”。
  冠县梁堂镇要庄村的王淑英是中和农信的“老客户”,2014年申请了中和农信第一期贷款。“最初建设蔬菜大棚时,积蓄都用在了建设上,可建成后苗子、化肥、人工等都需要花钱,资金压力非常大。”王淑英说,通过中和农信的信贷帮扶,她成功将大棚运转起来,并赚了钱。目前,她已经申请了三期贷款。
  荣向林说,自2013年7月24日起,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莘县、冠县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并于2013年底开始为两地区农户发放贷款,目前已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2.3亿元,惠及困难农户两万多户,有力地推进了扶贫攻坚工作。聊城市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积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协调争取,于2016年5月份,把这一项目扩大实施到了其他6个县(市、区)和3个市属开发区的农户。目前,6县(市、区)已累计向农户发放贷款2943万元,惠及农户218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