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省城推出治霾治堵“双十条”

◆治霾不力将被问责◆主次道路每天“洗澡”不少于5次◆环境监管将责任到人

2016-12-22 作者: 牛远飞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牛远飞

  12月21日,济南市召开全市大气污染及交通拥堵治理大会,分别出台防治大气污染和治理交通拥堵的十项措施,力求解决济南的两大顽疾。
明年全市生活燃煤清洁化
  济南提出要确保到2017年年底,实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35%,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加大扬尘防治。对主次道路采取高压清洗或湿扫车保洁,全天清扫不少于5次,洒水不少于5次,极端天气加次数,其中夜间冲刷作业全覆盖。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景观树木及人行道每半月冲洗1次。遇雾霾、重污染等特殊天气,增加机扫和高压清洗频次,延长保洁时间。
  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按时完成山钢集团济南分公司产能调整济南组各项工作。督促济南庚辰铸造材料有限公司加快异地搬迁项目建设,2017年底前完成搬迁任务。督促蓝星石油济南分公司确定搬迁方案,确保2017年年底全面停产。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济南市天然气供应量,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的居民用气和冬季供暖。力争2017年年底前济南市重点镇均接通天然气。针对清洁化民用生活燃煤,2017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
  济南还将“全面治理油烟和烧烤污染”,其中,露天烧烤于2017年5月底完成划定禁止烧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济南将依法实施露天烧烤整顿、取缔工作。
县(市)区气质连续俩月垫底
主责人将被约谈

  济南将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逐步建立起责任到人、监管到位、执法规范、高效运转的环境保护监管网络。形成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监督网络,以镇(街道)为格,以县(市)区为网,实施辖区环境监管。落实四级网格监管人员,每个镇(街道)设1名专职环境监管人员,每个村设1名网格员,每个社区设2―3名网格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监管,并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巡查、报告、处置、沟通、督查机制。
  完善国控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和全市重点工业污染源(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实施污染源实时监测,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大污染源管控力度。
  济南对问责办法也作了明确规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24小时巡查监督,切实增强巡查监督的权威性、公众性、持久性和时效性。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单位实施督查,实行每旬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评价,每半年一次综合评价,年终实施年度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实施年度工作考核,经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同意后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对各县(市)区政府每月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进行排名并在媒体公布,连续2个月排名末位的,按规定约谈其主要负责人。
“十大措施”治理交通拥堵
  治堵十大条分别是:交通勤务改革、调控交通流量、坚持公交优先、保障慢行交通、强化停车管理、整治违法车辆、优化路网结构、加强施工管理、强化交通宣传、加强顶层设计。十大条又细分为39项具体措施。
  推进交通勤务改革。健全早、中、晚等高峰时段交通警察大队、中队、民警三级交通疏导机制。完善以定点疏导为主、巡逻管控为辅、摩托车快速机动为补充的高峰时段勤务管理模式。
  调控交通流量。鼓励错时错峰出行,2016年提出错时上下班、错时上学和放学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和逐步实施。在有条件的初高中推行寄宿制,进一步减少交通流量。实施交通信号智能化工程,按照高峰缓堵、平峰畅通和控制入市车辆、疏散出市车辆原则进行信号系统建设。
  保障公交优先。2017年重点围绕龙奥、唐冶、西客站等区域,新开、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10条。开通济齐路—纬十二路—阳光新路BRT线路。推广使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一卡通,合理布局公共自行车点位和数量,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进“慢生活街区”建设。深入推进护城河“慢生活街区”建设并在全市推广,在商贸繁华区域探索建立“慢生活街区”,实施小汽车区域性限行、限停。按照市区高于郊区、路面停车高于室内和停车场的原则,尽快实施差别化、多元化停车收费政策。
  此外,将继续实行优化路网结构、加强施工管理、强化交通宣传、加强顶层设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