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定位抓建设 全域覆盖强管养

——曲阜提档升级打造“四好农村路”

2016-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曲阜市尼山镇周庄村村道
  △曲阜市县道曲尼公路
  曲阜是鲁国故都、孔子故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辖12个镇街,总面积896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近年来,曲阜始终坚持“百姓至上”理念,坚持财政民生投向,坚持“全覆盖、惠民生”的思路,实施了农村公路“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工程,深入开展了“农村公路建设年”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2011—2015年,共完成投资8.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村内街巷2476公里,大中修农村公路192公里,挖补路面88万平方米,改造、加固危桥16座,施划标线1080公里,补植绿化树3000万棵,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基本实现户户通。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33.5公里,公路密度160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309.8公里(县道97.9公里、乡道258.3公里、村道953.6公里),好路率达88%,镇村通沥青(水泥)路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均达到100%。
  □武海廷
  
抓投入
农村公路建设实现网络化

  曲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坚持把公路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体系。在全省率先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成立市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出台《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与各镇街签订建设、养护责任书。坚持“百米赛跑”理论,实行倒逼机制,各镇街主要负责人在《曲阜新闻》栏目进行表态发言、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大力推行“马上就办”、“天天一线”、“5+2、白加黑”工作法,实行镇街副科级以上领导包保乡村公路建设、村居第一书记包保村内街巷硬化,逐村、逐路制订详细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奖惩。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该市注意与市情、镇情、村情相结合。与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紧密结合,根据划分的服务业引领型、工业主导型和观光农业主导型镇街实际,因地制宜,量身规划,分类建设,为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有力交通保障。与群众便捷出行紧密结合,根据村(居)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全力打通镇街之间、村村之间断头路,大力实施村内街巷硬化,切实实现农村货畅其流、人便于行。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根据民俗村建设规划,选用多种路面形式,打造美丽乡村。
  为破解建设资金难题,该市采取“上争、市补、齐发动”等办法,积极提供资金保障。“上争”,共争取省、市级补助资金9680万元;“市补”,市财政列支2.47亿元以上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齐发动”,鼓励镇街、村居采取“一事一议”、市场化融资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资等形式筹资,全力破解资金难题,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把农村公路建成群众的放心路,该市严格督导考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把推行“七公开”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通过电视、报纸、公示牌等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村民参与”的四级质量保障体系,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求附属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确保达到路肩密实、排水安保设施完善、绿化良好、路域环境整洁的效果。
强联动
农村公路管理实现集约化

  曲阜市政府出台《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划定农村公路县乡村道建筑控制区范围,为农村公路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市法制办牵头,交通、公路、镇街协作配合,大力开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山东省公路路政条例》宣贯活动,增强了公路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2008年开始,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任副组长、21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货运源头监管、非法货场清理、路检路查、责任追究、宣传报道、后勤保障6个专业工作组,全面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通过持续治理,全市货运车辆超限率下降到1.5%以下,有力保护了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路政执法与公路养护联动配合、合力保畅。公路养护时,路政执法人员跟踪服务,保障养护人员安全,提高养护工程效率。养护人员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发现路政案件及时通知路政执法人员,配合做好调查工作,实现管养工作的“共赢”。路政、养护、质监加强配合,2015年开始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通过两年的建设,共投资4000多万元,整治县乡公路隐患256.86公里,安装布设护栏13.2公里、各类标志标牌1887块、道口桩5273个、警示桩2968个、公里桩184个、百米桩1430个、黄闪灯105个、护栏13.2公里、标线4.3万平方米。
建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实现规范化

  曲阜市政府先后制定《曲阜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曲阜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明确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日常养护人员配备标准、养护资金筹集渠道、考核奖惩具体规定。积极探索养护工作新模式,目前主要采取县道市场化养护、乡村公路由乡镇组织群众养护、路面桥涵维修专业化养护等多种模式。
  该市按照“政府主导、专业指导、上下联动、运转有效”的原则,市、镇街分别设立专门的管理养护机构。交通运输局地方道路管理处具体负责指导、监督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镇街设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明确一名镇街分管负责人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目前,全市共有348名养护员在一线工作。各行政村还安排了专门人员对村内道路进行日常保洁和维护。
  为确保养护资金到位,该市建立了以财政预算资金为主渠道的养护资金筹措机制,市财政按照县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列支专项日常养护资金;镇街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的养护资金,专项用于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同时,市政府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综合考核体系,由市督考办每季度组织交通运输、财政部门,抽调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民代表,对各镇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考核。
促发展
农村公路运营实现效益化

  借助良好的农村道路条件,曲阜全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投资8000多万元,完善农村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站亭、站牌等基础设施。根据“市、镇、村”三级公交规划,购置公交车256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8条,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车”。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向农村延伸,先期在吴村镇、石门山镇设置20个网点,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4月1日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公交一元制票价,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目标。一元票价实施后,公交客流量平均比去年增长34%,节假日期间增长60%左右,出门坐公交成为农村群众的首选交通方式。8月25日—27日,交通运输部领导带领人民日报、第一财经、新华网、中国网、澎湃等主流媒体和中国交通报社,到该市开展“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充分报道了城乡公交发展成果。
  该市以农村公路“村村通、村内通、户户通”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后实施了“村村洁”“村村绿”“村村亮”“村村安”“村村医”“村村演”“村村富”“村村和”“村村强”等系列民生工程,实现了农村10个全覆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建成全国第一个文化国际慢城。吴村、石门山、尼山成为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吴村镇被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发展美丽乡村30个、生态文明村89个,获得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和最美中国·文化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
  良好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不仅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更带来了人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聚了农村发展优势,加速了镇街主体功能区建设发展,促进形成了镇街经济发展新模式。截止到2015年底,鲁城旅游服务、书院机械加工、小雪古典家具、息陬电动车、王庄建材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吴村、石门山、尼山等成为省旅游强镇,3个镇街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全市累计流转土地36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0家、农民合作社710家、家庭农场182家、规模饲养场320个,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园等蓬勃发展,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0元,年均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