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综合

亚洲首建学校被动房、全域推广“绿色工厂”,圣地智谷悄然崛起——

济宁高新区:产城融合点睛在“人”

2016-11-16 作者: 资料片 来源: 大众日报
  资本中心于2015年6月4日挂牌启用,在活跃资本市场,引导各类资金加速聚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产城融合中重要的创新平台。(资料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早的运作模式是先发展产业,待产业慢慢做起来后,发现城市功能欠缺反过来制约了产业发展,只能再回过头去完善基础设施。一来二去,资源浪费不说,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和延展性也都大受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并在当下的济宁高新区建设中广受关注。
  产城融合建什么样的城?立什么样的产?所谓“融合”又如何实现无缝对接?济宁高新区用20多年的建区经验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且以“人”为中心的建设路径。

  □ 本报记者 孟 一 姜国乐
    本报通讯员 李 辉

环境招商 环境留人
  “刚到高新区的时候,第一感觉是道路宽阔,生态环境好,办公环境也整洁舒适,但是医疗、娱乐、健身等一些配套设施跟不上,生活不方便,好在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当孔子国际学校资深外教米歇尔——这个自称最爱吃夹饼又娶了个济宁媳妇的美国老外聊起高新区近几年的变化,频频竖起大拇指。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济宁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向高端领域攀升,“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销售”持续上扬,越来越多的科研团队和营销队伍开始进入高新区的项目“洼地”。如今,区内进驻的世界500强企业有30多家,常年驻济工作的日本专家达到200多人、欧美专家160多人、台商120多人,很多外籍专家和外来工作人员更是带着家人一起来到高新区。
  人的聚集带来了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的需求层次随之大幅提升,这也成了济宁高新区塑造多彩生活、多元服务的产城家园的内在原因。
  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打造软环境的先决条件。6年前,刚刚进入“国家队”的济宁高新区提出建设科技新城的构想,并由此拉开由建园向造城转变的大幕。现在,位于科技新城核心区的蓼河沿岸区域,经过改造将之重塑为水草丰盈、鸟语花香的“后花园”。也正是这条生态廊道,为高新区后续的功能区划分打下了绿色、生态、健康的烙印。
  如果说生态是建城之基,基础设施提升下的功能区完善则是提升区域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高新区瞄准建设济宁复合中心目标,花大力气先后布局实施了国际学校、昌乐二中、人民医院东院区、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影视馆等满足居住、教育、医疗、休闲需要的重大功能性支撑项目,随着这些项目在整个区域内的密织,宜居、便捷已经成为高新区生活的新特征。
  “环境招商、环境留人,应是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杀手锏,最有效、最持久。”济宁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表示,“产城人”三角架构中,“人”是核心,把人服务好,产业才能更健康持久地发展。
绿色工厂+腾笼换鸟
  东邻辰欣药业,西挨山推研发基地……单从济宁高新区大学园所处的位置看,已经能发现深化产学研融合的良苦用心,而这也是济宁高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加速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进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直观缩影。
  产城融合下,教育、科研、平台等区域功能得到持续完善,这一方面加快了学生从校园到实训基地再到工作岗位的速度,另一方面提升了企业难题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两两加速间,人才和科技使高新区产业发展获得了充沛的机体造血能力,也满足了“人”的客观需求。
  科技新城带来产业变局,产城融合立什么产?绿色、高科技、可持续是济宁高新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三大指标”。
  为使产业真正融入城市,避免污染、噪音等“副产品”对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高新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清退了高污染和不符合区域定位的企业,即便一些利税大户,也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退城进园,留下的则是信息产业、无污染的生物医药终端环节、高技术含量装备制造等更符合产城融合定位的“立足点”。
  “绿色工厂”理念引领下,“新硅谷”建设目标的确立无疑是济宁高新区产业转型的最大亮点。从惠普、甲骨文等国际IT巨鳄相继落户,到英特力牵手IBM合作、结束国产服务器无“芯”历史,再到华为布点云计算数据中心、开启大数据时代……经过5年的培育,信息产业越做越实。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信息企业近200家,其中世界500强7家,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10家,规模以上企业32家。信息产业生态圈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重点企业为中心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共生共赢的产业格局。
  “信息产业的蓬勃成长,拉开了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框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世平说,高新区作为产业功能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核心任务。济宁高新区将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遇,支持领军龙头企业的配套链建设,促进“龙头+配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加快引进更多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强大的产业汇聚效应。
“创新”是融合催化剂
  10月31日,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圣城大地碰撞出了激情的花火。济宁高新区与世界500强德国巴斯夫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科技新城学校被动房项目,这也是全亚洲首个学校被动房项目。作为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强调节能、环保的被动房将为高新区项目建设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
  今年以来,一个又一个的“首次”为高新区建设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创新血液,这也成了产城融合中的“强力催化剂”。
  正所谓“安居才能乐业”,为帮助高新区从业者解决住宿问题,今年7月份,济宁高新区创新发布“圣地智家”公寓计划,由政府出资新建公寓,分别服务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新就业人员。在运行模式上,“圣地智家”公寓建设管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实行免费入住、减收租金、购房补贴等优惠政策。
  “居无定所”在高新区成为过去,安稳的是人心,服务的是企业和产业。如今,高新区将最不缺的“创意”透进产、城两端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管理创新、模式创新、金融创新、服务创新等立体化的创新矩阵。
  高新区大学园将全省17所高校的学子集中培养,批量生产动手型人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意大厦注重进行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专门服务缺少场地、资金、设备的初创型科技企业,让靠脑子创业的人也能有钱赚,创新的是扶持方式;财政注入资金,培育海达、创达等市场主体,创新了城市管理和资本运作模式……有了“创新”的加入,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得以更好地协同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