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选优掐尖,基层骨干医生流失严重,会从根儿上断了基层医院发展的后路——

规培“不归”让基层医院折兵损将

2016-10-31 作者: 李振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振 报道
  本报潍坊讯 2013年,山东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规定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需参加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过,这个本意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均质化临床医生的规培,却让不少基层医院损兵折将。“规培规培,不归全赔,怕的就是规培医生‘有去无回’。”10月11日,潍坊一家社区医院的院长王新华(化名)对记者抱怨。
  王新华告诉记者,2013年至今,她所在的社区医院陆续有10名医生参加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结束规培的第一批3人中已有2人跳槽,还有1人在规培年1后就设法留在了规培医院。辛辛苦苦浇水施肥,好容易果子快熟了,结果却被别人摘走了,说起规培医生的流失,王新华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据了解,2013年,山东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需参加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从那一年开始,王新华所在医院开始每年派送医生去大医院进行规培。第一批派出的共有3人,其中一人是王新华的“重点培养对象”。这位医生是正规本科毕业,业务能力强,并且刚刚被提拔为院长助理。规培期间,他在规培基地表现出色,更让王新华感到骄傲。然而三年后,王新华等到的却是这名医生留在规培医院的消息。
  被摘走的不仅是果子,还有付出的投入和心血。王新华表示,三年规培是基层医院只付出成本,得不到任何回报的高风险的三年。三年间,对每位规培医生,基层医院需要在工资、保险、规培经费等项目上支出15-20万元左右,而且规培医生占用医院的用人指标,对于医院来说相当于只出钱养人,却没人干活。一旦规培医生跳槽,医院遭受到的是经济和人才的双重打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新华遇到的情况并非个案。在一些地区的县医院,规陪医生的流失率达到了40%。“规培规培,不归全赔”,成为基层医院规培风险的真实写照。
  本意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均质化临床医生的规培,竟成为触发基层人才流失的“契机”,折射出的是大医院对基层医院无处不在的“人才虹吸”。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医疗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区,大医院扩张带来的不仅是对病源的虹吸,更是对周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虹吸。烟台一家三甲医院扩建产科,新招聘的医生全部来自周边区县医院。有业内人士感叹,大医院选优掐尖,基层骨干医生人往高处走,会从根儿上断了基层医院发展的后路。
  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前社会诚信体系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契约观念都有待提高。王新华说,在规培前医院一般会与规培医生签订违约书,但这些都是格式合同,如果真的诉诸法律,法院往往会从有利于劳动者的角度裁量。“我希望的是,一方面能从制度层面对规培体系中存在的违约行为进行约束,保障基层用人单位的权益,另一方面是呼唤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人人履行契约,尊重契约,医务人员应该带头。”
  今年,我省出台新规加大对住院医师陪规的支持力度,有望提高规陪医生待遇,减轻基层医院规培压力。据悉,省财政筹集资金4.66亿元用于提高规培补助标准。在中央年人均补助3万元基础上,省财政配套1万元,将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万元。在省级人均配套1万元基础上,对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专业委培医生再倾斜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