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报道之二

科技站上制高点

2016-09-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桂利 翟荣惠

  近日,三条喜讯在山东农业大学迅速传播,一是由资环学院张民教授主持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在控释肥料领域具有了国际话语权,提升了化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动科学院崔治中教授的《一株重组鸡马利克氏病疫苗病毒SC9-1株的构建和应用》取得了国际专利,标志着我国有了马利克氏病疫苗的替代品;三是生命科学院张彦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在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三条喜讯成为农大科研工作向学校献上的一份厚礼。
  2006年山东农大百年校庆时作出决策,在新百年之初组建优势创新团队,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瞄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标,实现内涵式发展。新的10年里,这个目标圆满完成。
斥资“筑巢” 吸引人才
  “十一五”开局年,山东农大投入1亿元启动创新平台建设工程,自主建设六个创新平台。其中,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10年通过验收,2016年再一次赢得5年支持期。
  “十二五”期间,山东农大新增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6个,其中包括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农业部综合性实验室落户山东农大是一大亮点,在全国30个综合性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山东农大是唯一的省属农业高校,担当着全国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学科群建设的龙头责任。
  截至目前,山东农大拥有作物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苹果工程技术中心、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拥有50多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筑巢后,高水平人才纷至沓来。2013年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倪敏教授,2012年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留美学者李刚,2013年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留美学者李平华等海内外高端人才纷纷加盟山东农大,成为学校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山东农大拥有20多位泰山学者,是拥有泰山学者岗位数最多的省属高校。
着力“协同” 敢为龙头
  “十二五”期间,山东农大新立项各类项目(课题)2340余项,新增科研经费11.76亿元,承担7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6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超过1.5亿元。
  “九五”到 “十二五”,学校科研经费持续翻番,国家级课题占比越来越大;从主持子课题、子项目到主持总课题,总项目,实力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张宪省教授两度主持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经费达到5400万元;张民教授的控释肥项目、米庆华教授的农膜项目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都联合了十几家单位参与,其中很多单位还是“国”字头的。学校敢为龙头,向国家提出建议项目,组织多家单位实施。陈学森、刘世琦、崔治中、张修国等教授主持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都是代表国家组织人才来做研究,分配经费。
  围绕人才和团队争取项目,舍得投入培植项目。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基金,年均投入100多万元。尽管人均不多,但这些拿到青年创新基金的教师,90%后来都拿到了山东省或国家的基金或课题。近几年,学校又设立了农业研究专项,每年投入500万元资助盐碱地、农业信息化、大数据、智能装备等项目的研究。如今,这些资助项目有的已经列为国家“十三五”储备项目。
潜心耕耘 成果丰硕
  科研力量的强大,催生科研成果上水平、上档次。“十一五”期间,学校获奖成果水平和层次不断提高。五年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50多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权专利76个,比“十五”期间增加40多个,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审定品种34个,是“十五”期间的2倍,获植物新品种权9个;发表论文47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0多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0。
  自2011年起,国家和山东省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改革,奖励数量特别是科技进步奖逐年递减。尽管如此,“十二五”期间学校依然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1项,在山东省总授奖数中所占比重有较大提升,奖励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学校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了零的突破。“十二五”期间,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6207篇,其中SCI论文2053篇,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影响因子大于9的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达到15.28,数篇论文成果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登。
  “十二五”期间,学校申请和授权专利总量分别达到982件、513件,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达到259件,比“十一五”增加了6.19倍;审定作物新品种32个;首次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标准制定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卓有建树 地位凸显
  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课题和成果的跨跃,推动了学科水平的提高。在2015年和2016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山东农大位列其中,在中国大陆农林学科上榜高校中排名第8位。小麦育种与栽培学科等优势学科,则保持在全球四到五名的位置。
  学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从企业和地方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占比越来越多。多地与学校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推广转化学校科技成果。一批企业与学校联合建立实验室,企业为学校提供科研经费,学校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难题。
  “十二五”期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和项目协议2900多项,合同金额1.87亿元,8个作物新品种和1个动物疫苗技术成果以3799万元的价格许可企业使用。大批成果推广全国,创造了巨大的效益。如今,山东农大的控释肥料技术已经在山东、黑龙江、宁夏等地转让,“山农20”等小麦品种已经推广到11个省份,禽白血病防治技术则辐射到了20多个养殖省份。
  “十二五”期间,学校审时度势,组建了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如今,农业大数据工程实验室获省级认定,学校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大数据中心研发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等成果和设备已在“渤海粮仓”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信息化等研究方向,让原来的弱势学科变成了特色学科,全面推动了山东农大的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