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省医科院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诞生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

人眼用上动物角膜

2016-07-10 作者: 李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振
    本报通讯员 许锐

“再生医学皇冠上明珠”
在山东问世

  把动物角膜移植到人眼上,让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重见光明。这一设想看似天方夜谭,如今在一支山东科研团队的攻关下变成现实。
  7月1日,在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这片被业界誉为“再生医学皇冠上明珠”的生物工程角膜——一片脱胎于动物角膜、外形似隐形眼镜的弧形薄片。
  “中国角膜盲患者约300万人,每年获捐角膜的患者不足万人,很多人因为不能及时进行角膜移植而失明甚至摘除眼球。”史伟云说。破解“角膜荒”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绕开捐献瓶颈,为人眼移植上动物角膜。
  “目前技术不成熟,无法实现!”很多专家给出这样的判断。动物角膜表层“镶嵌”着数量庞大的异种抗原细胞,为保证不产生排异,必须将其剔除。而一旦在剔除过程中破坏了角膜的表层结构,就会破坏角膜的透明性,影响患者视力。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内外十几支顶尖科研团队日以继夜攻关,却始终没有成功。
  看似是一个产品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创新机制的竞争。
  全国唯一一位眼科学院士、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谢立信出任生物工程角膜项目首席科学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创新体制——谢立信拥有独立的财物使用权,可挑选干将组成攻关团队,全权负责项目推进。这种机制让他可以自由开展大规模实验,与业内顶尖的机构公司合作……
  经过几十位科研工作者不懈研究,2015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士团队”主导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上市,成为全球首个推向市场的生物工程角膜。
让专家有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
  “艾欣瞳”的问世只是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鼓励创新的一个缩影。
  作为下辖省眼科医院、省肿瘤医院、省皮肤病医院等13个专业研究院所、9所医院的综合性医学科研机构,医科院为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创新营造了宽松的土壤。
  他们建设成立院士工作室,工作室的人财物完全由院士支配;出台一系列人才培养制度和规划,为优秀人才、青年人才成立创新团队,把管理才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支持自主规划学科研究方向,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
  而这,为他们引来了更多的“金凤凰”。哈佛医学院博士后杨明从事的肿瘤靶向药物研究是山东省肿瘤医院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为了将他招致麾下,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几次与他沟通,终于说动他放弃了首都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待遇,全职出任该院院士实验室主任。
  “打造科技创新土壤,离不开学术氛围和竞争氛围的营造,离不开科研精神的传承。”医科院党委书记韩金祥说。这样的科技创新土壤也使得该院孕育出一批世界级科研成果。
  从2001年到2011年,医科院接连涌现出眼科学院士谢立信、肿瘤学院士于金明两位院士。谢立信为山东建设了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两家三甲专科医院,两家医院经常接到从北京上海转诊来的患者,在全国眼科医生眼中,山东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眼科诊疗中心;于金明将精确放疗技术应用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国人多发癌症,让山东肿瘤治疗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