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视界

经常更替新展览给博物馆带来活力

2016-05-27 作者: 于国鹏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于国鹏 报道
  本报济南讯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当天下午,著名美术史论家和评论家、艺术家陈履生“博物馆与美术馆的魅力”专题讲座在山东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这也是山东美术馆为迎接第40个世界博物馆日举办的一场主题性活动。他认为,博物馆的展览要常更替,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才能带来活力与朝气。
  陈履生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曾游历世界18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陈履生认为,美术馆、博物馆是文明社会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他们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代表着文明成果的累积水平,连接着公众的文化需求,从而成为当代社会中公众的文化依赖。美术馆、博物馆的魅力在于为城市奠定了文化地标,成为城市的窗口。
  在博物馆与收藏方面,陈履生认为,开展特色展品的体系化收藏至关重要,通过体系化收藏拉开博物馆之间的区分度。例如,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以收藏玛雅文化遗产闻名于世,瑞典东亚美术馆以收藏和展出东方文物和艺术品著称。他与听众分享了没有馆藏或少有馆藏的博物馆曲径通幽之路。以馆藏较少的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为例,该馆通过在大厅内建立可以体验亚洲各国人文风情少儿教育区的方式吸引青少年观众;成立国家级文物修复中心,在修复的同时对文物进行展出,同时解决了展品和观众不足的问题。
  关于展览,陈履生表示,展览需要经常更替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这样才能为博物馆带来活力与朝气。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举办“达芬奇”专题展,首次向全球范围征集达芬奇重要作品,分12个主题,包括达芬奇的油画、素描、雕塑和手稿等作品,成为史上最重要的达芬奇作品展。在米兰三年展馆里展出的“艺术与美食”专题展,展示了从1851年至今有关盛宴的各种美食和器具,展现了美学设计与美食庆典相互影响的全景视图。展览不仅呈现有艺术作品,也有很多装置,为参观者提供听觉和嗅觉体验,体现了跨文化发展的各种创造成果。
  在博物馆与教育方面,他认为国内博物馆公共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同质性强。博物馆教育应从一般性教育向课程性教育转化,针对地区发展需要和观众年龄层次推出相应课程及教材,并设立专门的教育空间。通过让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侧重,互为表里,使博物馆真正成为人生的“第二课堂”。此外,对公众进行博物馆礼仪教育,提升公民素质和审美水平也是博物馆教育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