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文化视界

留住乡愁 用好展馆

——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2016-05-27 作者: 孙先凯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孙先凯
  
  “齐努力呀,打得好呀……”利津县前关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中一曲打夯号子还原现在已经很少见的打夯场景。在游艺大院中,工作人员现场展示捡石子、翻绳子、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勾起观众对以往生活的点滴回忆。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经验交流会上,来自全省各相关单位人员观摩了利津县陈庄镇、前关村等5个镇(村)的历史文化展示场馆。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经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留住乡愁就是留住特色
  在利津县割草窝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利津县传统舞蹈“虎斗牛”的行头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作为割草窝村的特色,每年春节期间,“虎斗牛”就会上演。“让人们记住自己的老传统,让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最显眼的地方,这是建设历史文化展示馆的初衷。”利津县文化馆副馆长张路艳介绍说。
  作为远近闻名的篾织手工传承的重点村,割草窝村历史文化展馆以“老手艺、老工艺”为主题。在传统手工艺展示区,今年已经75岁的崔汝章娴熟地用高粱秸编着蒸笼。自从老辈们那儿学来这门手艺,崔汝章已经编了50多年,他所编的一些日常用具环保、实用,一直很受当地人们的欢迎。“但我现在年龄越来越大,再编几年也就编不动了。自从建了这个展示馆,让年轻人过来看看,有兴趣的我就教,不能让这项民俗技艺失传。”崔汝章说。
  记者了解到,我省各地在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过程中注意挖掘本土文化的独特价值,充分发挥自身历史文化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品牌。诸城市以臧克家故居为依托,建立诸城臧氏民俗博物馆;微山县突出渔家文化,按照现实比例建造了3艘渔船,征集各类湖区特有用具200余件;嘉祥县突出曾子文化、孝文化、吉祥文化“三大文化”及汉画艺术、唢呐艺术、石雕艺术、鲁锦艺术、山东梆子等“五大艺术”;巨野县在展示中突出了本地麒麟文化;临清市、枣庄市台儿庄区则突出了运河名城的独特魅力。
  “留住乡愁就是要留住当地的特色。”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认为,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故事等都是展示工程所要重点关注的,“只有抓住自己的特色,讲好独特的故事,才能防止‘千馆一面’,也才能把历史文化保存下来。”
合力办好文化展示工程
  据李国琳介绍,为办好全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我省财政专门划拨资金5250万元。根据各地实情,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按30万元、50万元、70万元的补助标准,对99个县(市、区)共补助。除了财政补助之外,各县(市、区)也探索多种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之中。
  “在展示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我省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引进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很多展馆实行了‘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李国琳介绍说。比如,新泰市选择了合建的方式,利用市建公司的现有场馆来建设,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淄博市周村区选择在客流量大、知名度高的古商城景区内,利用原有古建筑建设历史文化展示馆;招远市构建起了“1+4”的展示框架,扩建改造招远市文化馆为主场馆,设立红色文化展陈馆、民俗博物馆、黄金博物馆、粉丝文化博物馆作为4个分馆,全面展示招远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社会各界也通过实物捐赠、自筹资金等方式,积极投入到历史文化展示工作中来。在利津县崕西村历史文化展厅内,记者发现展示品的铭牌上清晰标注了物品的介绍以及捐赠人的姓名和照片。原来,这是利津县为征集展示品而采取的“众筹模式”。“在建设历史文化展示馆的过程中,向村民征集老物件却遇到了难题,很多人并不乐意把自己家的东西无偿捐献出来。”利津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张泽国说。于是,利津县采取了“众筹”的方法,让群众无偿提供展品,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归展馆所有,展示期间标示牌上标注展品提供者姓名并附带相片。“之前收集不到展品,‘众筹’方法一出,很多人互相攀比着要把自家的东西送进展示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捐献展品的热情。”张泽国说。
以活动和旅游带动展馆利用
  展馆建成了,是不是意味着任务完成了?在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中,展馆只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发挥好其作用、利用好其设施还值得探索。
  记者在交流会上了解到,各县(市、区)探索了多种方式以提高展馆的利用。在莱芜市钢城区,历史文化展陈大厅纳入钢城区文化馆免费开放范围,对公众免费开放,并相继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宣传、学习活动。配合文化馆、图书馆、尼山书院一系列活动,提高展陈大厅利用效果,吸引群众参与,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在利津县,组织老红军、老文史工作者、老村民等作为志愿者开展了“听爷爷讲故事”活动,由他们结合展品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展馆参观,使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展馆成为人文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临沂思源乡村记忆博物馆建于文化旅游区,并作为宝泉寺公园的新亮点向社会开放。特别是春节期间,每天接待观众近万人,不仅有本地群众,还有外地游客,让乡愁流入游客的心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将历史文化展示与旅游相结合是一个创新的尝试。”李国琳评价说。
  在完成陈庄镇、汀罗镇等5个展示馆建设后,如何利用好成为利津县的一大难题。张泽国向记者介绍,下一步将在继续建设展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式参观打造旅游线路,服务于全县旅游开发。“这些展示馆的建设,能够弥补我们旅游资源缺乏的现状。”张泽国说,“我们计划将历史文化展示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元素,与观光、采摘等乡村旅游相融合,突出乡村的特点,打造‘梦里老家’一日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