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论丛周刊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人文化成”作用

2016-05-25 作者: 陆炎 来源: 大众日报
  □陆炎

  对于个人来说,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能够成就自己的品格及人格;对于社会来说,传统文化能够塑造社会良俗与社会良序;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论述,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道德素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以文化人过程中,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的精神力量。《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即“文化”。就是说,文化一旦形成,便能“化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形成了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体系,概括出由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世代相传,汇集成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能够世代赓续,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得益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在近代落伍后能够通过百年奋争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在于中华文化所蕴涵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自强不息精神。因此,对于个人来说,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能够成就自己的品格及人格;对于社会来说,传统文化能够塑造社会良俗与社会良序;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
  充分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个“明明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和社会的德。因为,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修身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与根本,齐家是治国的前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家庭和睦团圆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和和美美、其乐融融,那么就会国家太平、天下太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言,表明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世代赓续的动力所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如传统观念中的两个基本的思想“忠”“孝”,今天我们要继承其中“忠诚”、“孝敬”的思想,同时也要抛弃其中“愚忠”“愚孝”的内容与要求。也就是说,忠诚、孝敬的思想观念我们必须根据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其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等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并赋予其新的涵义。
(作者系山东教育出版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