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黑板+粉笔”变成多媒体教学,上课无需课本和纸张;家校互动“一指间”——

教育搭乘信息化快车

2016-03-03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桂利
  本 报 通 讯 员 李 强 王艳芳

  “十几年的工作,让我见证了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捷。”2016年新学期伊始,威海市塔山小学苗玮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上课用到的教学设备主要就是幻灯机,随后学校逐步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现在竟能看到每位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平板电脑学习。信息化会让教育的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教育局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坚持“适度超前、率先发展”的原则,以“城乡建设同步,资源共享”为基础,以“强化应用、内涵发展”为核心,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运用全新的互动交流渠道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动态实时联动。
营造个性化学习空间
  走进环翠区城里中学,初二年级四班的五十余个学生正在进行电子书包课程,无需课本和任何纸张,一台平板电脑全都搞定。
  通过电子书包这个学习平台,学生上课兴趣浓厚,自学能力有很大提高。近年来,环翠区中小学开展电子书包试点,优化教与学模式。在网络、通信等手段的帮助下,学生能自由地获得课程的内容和教师的指导,学习起来更加主动,而且效果明显,事半功倍。
  城里中学校长丛培良介绍说,学生们使用电子书包,有丰富生动的实用微课作为支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教学活动,“微课”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微课以其‘一对一’教授的特点,成为关注差异最好的载体。学生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打开微课学习等于把老师请到了家里,学习氛围温馨,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进去。”丛培良说。
  与此同时,环翠区中小学引进“优课”智慧学习系统,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优课”智慧学习系统整合原有魔灯系统网络课程、微课程、专业学习软件、益智类游戏等资源,搭建学习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适用的学习资源。使用中,每个学生持有一个学习账号,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登录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检测,发现薄弱环节及时予以巩固,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促进了城乡学生共同发展。
教师走进成长新领域
  伴随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师由关注“教”转变为关注“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黑板+粉笔”,转变成了多媒体教学。
  以前教师有“三个一”的传统备课工具,即“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教案”,然而“电子资源库”、“网上教研平台”、“远程视频培训平台”、“远程教学观摩系统”等创新教研形式的出现,让教研工作逐渐从“小团队独研”向“群体共研”延伸,从“信息孤岛”向“智慧共享”转变。全区教师学新技术、用新技术、开发资源、共享资源,推动教学模式发生新一轮的变革。
  “用计算机管理的教学设计,只要一个网络,我们就能很快进入电子资源库,浏览全区教师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论文,下载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源,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威海七中王志华老师说。
  为更好地满足教师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环翠区在优中选优的基础上建立电子资源库,包括“备课指南”、“典范课例”、“电子课件”、“电子教案”、“习题总汇”5大板块,涵盖了五四学制一至九年级全学段全学科内容。
  教师使用电子资源库可以参考利用每一个学科、每个章节的资源,向优秀教师看齐,从而实现了高起点的备课、上课,把教师从低层次、低效率的备课中解脱出来,省下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教学设计的改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网上教育资源库的共建共享,让广大教师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特别是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搭建起一个崭新平台。
家校沟通“一指间”
  每天下班后,学生家长孙娜有一项必修课程,那就是打开电脑,登录家校互动平台,看看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信息。而在环翠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之前,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是她获取孩子在校信息的唯一渠道。
  “家长平时上班很忙,召集家长开会一学期就一次两次,很难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与教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每天随时可以打开家校互动平台,看看自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孙娜说,自己的孩子在古寨中学上学。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和学校微信公共平台,她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在“一指间”就能实现。
  截至目前,全区已有80%以上的家长经常登录家校互动平台浏览相关信息,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录像,与教师或其他家长交流研讨,学校也根据家长需求,动态更新丰富其中的内容。
  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功能,环翠区各中小学也建立起微信公共平台,以多样、灵活、便捷的信息共享方式,“落户”家长、社会各界人们的手机里,通过构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平台,开创各项服务功能,促进学校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沟通交流。
  “通过打造手机里的家长学校,让家长的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让绝大多数原本没有交集的家长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分享各自的家庭教育经验。”环翠区教育局高军局长说,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人们认识更多的优秀教师,展示更多的出彩学生,加深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家长间的了解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够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