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实施一年——

百栋新房拔地起

2016-01-19 作者: 姜言明 来源: 大众日报
  □姜言明 报道   东平县老湖镇刘洼村村民在签署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本报记者 姜言明  
  本报通讯员 陈淑锋
  
  “这里常年水汪汪,只长茅草不打粮,旱天到处飞蚂蚱,雨天遍地蹦蛤蟆,锅里煮的地瓜干,床上铺的烂席片,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是破棉袄……”在东平湖库区,移民中长期流传的歌谣曾经是那么的悲戚。
  水还是那片水,时至今日,移民口中的歌谣已换了内容:“不愁工作不愁房,避险解困来帮忙,社区一天一变样,移民群众喜洋洋,告别昔日趴趴屋,明天就住湖景房。”
  变化,源于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工程的实施。
  2014年,经过多方努力,东平县纳入全国第一批移民避险解困工作试点县。该县通过党建引领、上下联动、部门联合、项目联推、党政联考、干群联心“一线五联”工作模式,突出“社区建设、产业培育、群众工作”三项重点,一项民心所向的工程在东平湖畔徐徐展开。
回馈移民
肩负起庄严历史使命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也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的唯一遗存水域,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据县志记载,历史上因黄河泛滥曾发生洪涝灾害180多次。
  旧时的东平湖意味着灾难,新中国成立后的东平湖则意味着奉献。1958年8月,为确保黄河安澜,经国务院批准,在自然滞洪区的基础上,修建东平湖水库。当时国家财力薄弱,建设东平湖水库很大程度上是以移民的奉献为代价的。东平湖水库消弭大汶河、黄河水患的同时,让东平县成为全国第二、山东省第一移民大县,移民成为突出的贫困群体。
  移民的困境,时刻牵挂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近年实施的移民避险解困工程,是国家针对中西部地区移民的一项重大民生政策,投资规模、扶持力度创历史新高。东平县在省水利、发改、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了这一政策。
  “水库移民是历史形成的、奉献的特殊群体,改变他们贫困落后的面貌,有一种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东平县委书记赵德健说。
“两确保一加快”
打造精品社区

  2015年,经过前期紧张有序的筹备工作,东平湖移民避险解困工作全面铺开。
  移民社区建设分3期实施,总投资35亿元,兴建移民社区18个,解决4.6万无地移民的住房困难。一期工程7个社区,涉及16个无地移民村;二期工程4个社区,涉及13个无地移民村;三期工程7个社区,涉及25个无地移民村。
  根据不同需求,建设了52㎡、80㎡、120㎡左右3种户型,同步规划建设服务大厅、学校、卫生室、养老中心、文化中心、超市、骨灰堂等,健全社区基层组织。
  按照确保质量、确保安全、加快进度“两确保一加快”的要求,东平县全力打造工程优质、群众优评、干部优秀的“三优”工程。
  目前,一期工程7个社区共完成主体158栋,装饰装修93栋,二期工程4个社区已全部启动,正在开展“三通一平”、前期手续办理、房屋入户丈量等工作。
好事办实
让群众舒心满意

  路村,依山临湖,建设社区没有多余土地,只能先拆后建。
  先拆后建,需要群众提前搬迁,工作难度自然加大。为此,该社区指挥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向群众讲清工程意义、国家政策、补偿标准,逐一解答群众的疑惑,消除顾虑,困难远比想象的多。
  村民孙长峰,一年前刚盖起新房,花掉了近20万元,一说拆迁,急得吹胡子瞪眼,谁去动员拆迁,就和谁干仗。
  59岁的机关干部张巨常,处事公道,德高望重,他先做孙长峰家人的思想工作,“你的宅院大,其他老乡的宅院可狭窄得很,你是新建房,补偿也会相应高些,你一家阻挡着工程,全村人可等着住新楼……”三番五次,打开了孙长峰的心结,孙长峰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
  好事办实需实功。该县为扩大群众参与,吸收移民村“五老”人员,成立了群众质量监督小组,在方案制订、重要事项决策中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先后组织9批、500名群众代表,到安丘、肥城、汶上等农村社区建设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各社区设立“每周开放日”,组织群众有序参观样板房。
培植产业
既住好房子更过好日子

  让群众有钱花,产业培植是关键。东平县在推进移民社区建设的同时,通过园区化布局、企业化带动、合作化经营、技能化脱贫等路子,超前谋划产业发展,让移民群众住上好房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在老湖镇西三村,成立了群发特种动物养殖合作社,整合移民扶贫资金,建起占地60多亩、饲养棚1204间的大型养殖场,引进国外良种水貂2800只,每年繁育14000只,年净利润560万元,带动周边26个村200余家养殖户,年均增收6万元。
  “移民资金分到各家各户,也就是打酒买盐,我们积小钱为大钱,通过上项目、兴产业,就能彻底脱贫。”县移民局局长尚梦峰说。 
  据了解,该县聘请山东财经大学农业与农村研究中心的专家,编制移民避险解困产业发展方案,在沿湖周边规划建设30个产业园区,重点培育优质水产品、乡村旅游、特种动物、服装加工、大蒜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等六大主导产业,已建成东平湖生态养殖基地3万亩、畜禽养殖大棚45个、旅游村32个等项目。同时,在滨河新区规划扶贫产业园,集中对接上级扶贫政策,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走产业化扶贫的新路子。
  该县精准识别移民就业需求、创业愿望等情况,制订就业培训计划,一年内举办了乡村旅游、林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培训班80余批,培训6000多人次。
  据了解,该县2015年有8个产业项目投产运营,累计投资1.2亿元,带动就业1500余人。

■新闻背景 东平湖移民的由来
  1958年8月,为确保黄河安澜,经国务院批准,在自然滞洪区的基础上,修建东平湖水库。当时国家财力薄弱,建设东平湖水库很大程度上是以移民的奉献为代价的。据了解,当时外迁527个村庄,数十万人惜别故土,经过20多万民工突击施工,修筑了100公里的围堤,挖占土地8.7万亩,淹没耕地28万亩。
  东平湖水库消弭大汶河、黄河水患的同时,让东平县成为全国第二、山东省第一移民大县,移民成为突出的贫困群体。
  这个特殊的群体,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他们漂泊异乡,据统计,当年支援东北边疆11万人,自行投靠亲友1.3万人,省内各地安置12.2万人。
  他们住房狭窄,人均宅基地不足10平方米,特别是后期陆续返库移民,很多几代同室,安居问题亟待解决。
  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淹没,没有土地,收入微薄,每年要抗洪防汛,为保障水质,取缔了相关产业,收入锐减甚至失业。
  他们没有耕地,不能享受相关惠农政策,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