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透明海洋”,支撑海上丝路

2015-12-03 作者: 建设。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较早提出:想要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两洋一海”的透明化。
  ◆“两洋一海”是指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
  ◆实现“透明海洋”的过程中,要建立观测系统、预测系统,并发展海洋观测预测领域的关键技术。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透明海洋’工程,重点在海洋监测、深水技术、资源开发等海洋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建设海洋智库,组织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权益保护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透明海洋”概念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较早提出的。“透明海洋”是指针对特定海区,实时或准实时地获取和评估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信息,研究其多尺度变化及其气候资源效应机理,并以此为基础,预测未来特定一段时间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时空变化,使其成为“透明海洋”。
  在不久前举办的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上,吴立新说,想要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就必须做到“两洋一海”的透明化。所谓“两洋一海”,就是指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这条线。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空间载体,这片海域一直是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海洋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这无疑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弄清“两洋一海”的海洋环境,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渔业资源的分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吴立新表示,未来3至5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将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这“两洋一海”实施海洋环境与气候,深远海渔业资源与海洋药物资源开发以及海底油气、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研究三大战略。
  对上述“两洋一海”开展全方位海洋观测和研究,掌握环境与气候变化规律,是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的保障。同时,这些海域水气动力输送和季风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进而对陆地生产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另外,“两洋一海”对全球温度变化也有显著影响。
   在实现“透明海洋”的过程中,要建立观测系统、预测系统,并发展海洋观测预测领域的关键技术。应该怎样发展观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把“两洋一海”的详细情况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弄清“两洋一海”的具体情况,海洋专家建议,中国现在应当发展水下机器人技术,出现一批在海里“跑”的浮标,我们称之为海洋小卫星。发展水下机器人技术,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破除国外垄断的问题,中国是海洋大国,但要成为海洋强国,就必须很快追上国际前沿水平,打破过去被别人垄断的局面。
  而在预测系统方面,要实现一个立体的海洋。所谓“立体的海洋”,就是从表层看到深层,从近海看到远海,从天空看到海底这样一个立体的系统,也是我们实现“透明海洋”的目标。但“两洋一海”的预测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而是需要海洋科技的协同合作。在建立预测系统过程中,我们需要一系列技术、分子、纳米等技术,同时还需要大气、数学、信息、生命、管理、法律等学科共同支撑。
  “透明海洋”工程离不开人才支持。专家建议,以建设“透明海洋”这一长期战略任务为契机,整合和共享教育资源,实施海洋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具备海洋科学与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让海洋人才培养合作成为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新亮点。
  实现西北太平洋—南海—印度洋海底至海面状态、过程和变化的“透明化”,为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海防安全与海洋权益提供关键科技支撑,为实现国家能源安全、海底资源以及大洋性公海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为应对气候变化以及防御海洋、气象及地质灾害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助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吴立新说,实验室将通过在“两洋一海”布放潜标等方式,致力于海洋观测、海洋环境过程机理研究与海洋环境预测的结合,开展“透明海洋”研究,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