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县域

树好学习榜样培育传播载体带动产业发展

文登这样开挖“红色矿藏”

2015-09-14 作者: 任松高 彭辉 来源: 大众日报
  关键词·文化传承
   □彭辉 报道   8月31日,重新修缮后的文登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正式开放并迎来了第一批访客——威海市和文登区的领导陪300多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共上“开学第一课”。
  □本报记者 任松高 彭辉  
  本报通讯员 王波 张小寒
  
  文登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7年12月24日爆发的天福山起义,组建了胶东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揭开了胶东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序幕。“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革命战争的洗礼中不断壮大,成为27、31、41军等英雄部队的源头。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文登有3.2万多人参军入伍,先后成长起了130多名文登籍将军,7700多名文登儿女血洒沙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历史为文登凝结沉淀出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矿藏。新时期,如何让红色印记永不褪色?如何点燃深埋的红色“矿藏”?威海市文登区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精研:树好学习榜样
  “天福山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唯一一支以红军游击队为骨干的华北抗日地方武装起义;天福山起义发展起来的原山东军区第五旅,一度成为山东抗战唯一的一支机动力量;以天福山起义作为源头,是全国唯一一次至今仍保留了三个集团军,占陆军主力六分之一的抗日武装起义。”8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原组长、研究员岳思平应文登之邀,在文登昆嵛讲坛作了题为《天福山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专题讲座,对文登天福山起义“三个唯一”的论述,再一次印证了天福山起义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突出贡献。
  “了解历史,才能理解历史,才能回应历史。我们花这么多精力研讨挖掘文登的红色历史,就是为在科学认识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将历史沉淀给我们的红色精神转化成现实动力,将忠义勇敢的红色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文登区委书记张竞说。
  为更细致梳理文登的红色历史,今年3月,文登区广播电视台、档案馆、党史研究室等部门联合组队,历时一个多月,分四批奔赴全国20多个城市,走访了从天福山起义走出来的部队、文登籍老红军、老将军、老干部及相关家属等40多人,收集照片、图书、题字等珍贵史料200多份,采访制播系列宣传片《红色记忆》32期,为全面展现文登红色历史、传播红色文化提供了资料支撑。
  “我们的走访对象中,有曾获‘中国好人’殊荣、受邀参加阅兵的文登籍百岁将军张玉华、98岁高龄的文登籍开国将军刘中华这样的老将军,也有原27军政治部副主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地雷战和麻雀战的蔡云璞这样的老革命。与他们交谈,似乎就是在看文登革命历史乃至中国革命历史,他们身上透露出的红色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参与华东线采访的文登区档案馆副馆长宋中华动情地说。
  为提升红色文化研讨的权威性,7月23日,文登举办文登学文化研讨会,将红色文化作为核心议题之一,邀请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岳思平及27军军史办原主任张克勤、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范玉刚等一批专家学者对文登红色历史研究、红色资源开发等进行了深入阐述,文登的“红色脉络”更加清晰。
广传:培育传播载体
  8月31日,以天福山起义为题材、由著名剧作家徐世起编导、文登区艺术团演出的大型戏曲歌舞剧《烽火》精彩亮相,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文登区文广新局负责人介绍说,《烽火》将演出多场,以现代歌舞剧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讴歌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文登红色文化,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
  在文登区档案馆、市民文化中心,天福烽火图片展、书画诗联展、革命文物展等活动吸引着群众的目光。天福烽火图片展,165张图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文登从第一个党小组成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以及文登涌现的英雄群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
  强化文化传播,才能做实文化影响力。对此,文登上下达成共识,并探索出“体系+平台+活动”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接地气儿”是核心,传承“自强不息、和谐向上”的文登学精神为体系,深度融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群众文化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推动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在近期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文登就组织了“开学第一课——走进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经典歌舞演出、《红色文登——文登革命斗争回忆录》书籍光盘发放等11项活动。春风化雨式的文化传播,让红色精神内化为文登学精神的重要内核,成为文登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深融:带动产业发展
  8月31日,历时近3个月的扩建整修后,文登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以新貌开馆亮相。依托天福山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天福山起义的红色历史,文登还将围绕天福山20多处自然景点进一步优化打造休闲旅游路线,全力打造以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体验、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景区。
  为充分释放红色文化价值,文登确立了“大整合、全对接、塑品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思路,将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及其他产业对接,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红色文化品牌,进一步丰富区域文化内涵,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文登是“鲁绣之乡”和全国唯一的“中国工艺家纺名城”,芸祥绣品、艺达家纺等企业尝试在鲁绣作品和家纺产品中融入红色元素,凸显家纺产业的红色文化含量。
  保障红色产业发展,文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按照投资规模给予贷款贴息、实行一事一议等优惠政策。伴随文登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一一·四”暴动指挥部、帷幄洞、老蜂窝等革命遗址成为红色旅游新亮点,旅游产业的文化支持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