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纵深

关注留守儿童,“小草学堂”开课,农村娃开心度暑假

大学生携爱心走进“小草学堂”

2015-08-13 作者: 王桂利 来源: 大众日报
  □韩洪烁 报道   7月17日,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志愿者携带捐献的文具、书籍等,来到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的“小草学堂”,与留守儿童度过愉快的暑假。   图为自动化学院2013级学生胡启超带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同学们讲授了机器人的操作与研发,并进行了展示。胡启超说:“希望通过展示机器人,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能够好好学习。”
  7月17日,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志愿者携带捐献的文具、书籍等,来到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的“小草学堂”,与留守儿童度过愉快的暑假。
  图为自动化学院2013级学生胡启超带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同学们讲授了机器人的操作与研发,并进行了展示。胡启超说:“希望通过展示机器人,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能够好好学习。”
  □记者 王桂利 
  通讯员 韩洪烁 报道
  本报日照讯 12岁的孙新华,在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实验小学就读五年级,“往年暑假,不是看电视就是自己玩,可没意思了。”他一边看着刚收到的文具盒一边说,“在这里,有大哥哥大姐姐们陪着,还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开心。”
  孙新华说的“这里”就是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的“小草学堂”,一个专门免费为留守学生提供亲情陪伴、安全守护、才艺培养等志愿服务的地方。
  7月17日,记者随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有关负责人携带捐献的文具、书籍等,来到辛庄子村的“小草学堂”,走进“小草学堂”热情的大门,感受别样的课堂。
  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共有280户,是个城郊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中,成为“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节假日,这些儿童实实在在成了“没娘管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教育乃至安全令家长和社会担心。“小草学堂”以“团组织+志愿者+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孩子假期无人看管、学业无人辅导、安全无人保障的社会问题,是共青团组织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服务农民工子女的有效途径。
  2009年,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秦谭发起创办了“小草学堂”。在当地政府和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扶持下,至今已走过6年的路程,成为当地的一项品牌活动。如今,山东科技大学在岚山区已开设这样的学堂14家,共选拔120名优秀志愿者到学堂支教,历时40天,分两批进行暑期支教,每年受益学生达800余人。
  55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女在辛庄子村的“小草学堂”接受免费暑期辅导;担任辅导老师的,是山东科技大学招募选拔、品学兼优的4名大学生志愿者,配有专门的教室、办公室。驻地村委为志愿者解决了住宿、餐饮问题,还专门为志愿者修建了洗澡间。“小草学堂”对农村学生完全免费,它与社会上的辅导班、特长班完全不同。
  山东科技大学2014级学生、“小草学堂”志愿者梁天泽表示,志愿者队伍都是一级一级传承下去的,自己一定会接好这一棒,把爱心传递下去。山东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2013级学生胡启超带着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为同学们讲授了机器人的操作与研发,并进行了展示。他说:“希望通过展示机器人,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机器人表演让孩子们看得如醉如痴。
  “小草学堂”的课程内容包括英语、数学等课程辅导,还有辩论赛、剪纸课、电影赏析等丰富的课外课程。在这里,留守儿童学习文明礼仪、社会百科、诗歌朗诵、爱心手语、安全教育等课程,另外还有手工制作、健身舞蹈、趣味体育、素质拓展等,令所有学生轻松愉悦、自由自在。岚山区团委书记赵琳说,“每年支教结束之际,志愿者与学生相拥话别的场面特别感人,很多学生不舍得大哥哥大姐姐离开!”
  “小草学堂”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的“热捧”。在本地自营一家饭店的孙先生便是“小草学堂”的忠实“粉丝”,提及“小草学堂”便竖起了大拇指:“去年开班的时候,他只想着不让女儿乱跑就好了,本来没有打算能够让女儿学到很多东西,但是经过一个假期,女儿出色地完成了假期作业,还学会了跳舞,懂了不少的地理、天文知识,这的确让他感觉到一丝意外。”今年不到六月份,他就开始打听“小草学堂”暑假哪天开课,赶紧给孩子报上了名。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王晓东表示,“小草学堂”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奉献,同时也是志愿者的第二课堂,锻炼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能力,参与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的同时,“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自身素质得到了历练提升。我们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共享‘小草学堂’的快乐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