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花笑人欢,曲阜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成风景

2015-06-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葫芦套民俗村农家乐别具特色
  △美丽乡村周庄风景如画
  □曹福运 张庆会 陈振东
  
  “周末去哪散散心吧?”“去曲阜呗,那里现在不只有‘三孔’,还有一个连着一个的漂亮山村,美得很!”谈起今天的曲阜旅游,连串、成片的休闲观光农业区,用鲜花、绿树、儒家人文描绘出了一路风景一路歌的“十里画廊”,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吸引着八方宾客竞相造访。
  近年来,曲阜市把优越生态环境和秀美乡村景致充分利用起来,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潜力。如今,愈发完善的“第六产业”格局,正凭借“农田上的旅游”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让群众实实在在得收益的同时描绘出了一幅花笑人欢的美丽图景。
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国际慢城
“第六产业”绽放七彩业态

  在这里,让你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在这里,让你放飞思绪摆脱世俗牵绊;在这里,让你回归自然尽享田园之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石门山脚下,一条蜿蜒的慢行道将梨园春秋、自驾车营地、山外山庄园、诗礼周庄等“珍珠”穿了起来,镶嵌进圣城旅游的优美画卷中。
  静下心来或驱车、或步行,蔬果采摘、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动静结合的旅游元素应有尽有,足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要。如今的“石门圣迹”,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只能爬山、赏景的旅游点,而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身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也是曲阜加快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缩影。
  时代在变,游客对乡村游的理解和需求也在变。而曲阜依托美丽乡村、国际慢城、现代农业等载体持续为其注入新元素的做法,恰与中央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六产业”的要求不谋而合。
  路畅、街洁、树绿、葫芦挂满街,曲阜市吴村镇葫芦套村,游客真不少。6月6日中午,葫芦套村村口的饭店里人声鼎沸,老板娘孔红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应答着笔者:“越忙越开心!要不是修路、整治环境,哪能来这么多游客。你说是不是沾了美丽乡村的光?!”
  再美的景致,脏了就提不起兴致。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曲阜坚持从环境整治做起,以村容整洁、造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范畜禽养殖等为重点,以“统筹规划、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多元投入”为原则,建设“曲阜美丽乡村”。近年来,曲阜还先后投入10多亿元,实现了基础设施“村村通”、环境整治“村村洁”、生态建设“村村绿”等“十个全覆盖”,为发展旅游产业打好下坚实的基础。
  环境美了、游客来了,就要在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上下功夫。去年,100多位有志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在曲阜相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前往宝岛台湾。不论是苗栗县通霄镇的“飞牛牧场”,还是南投县埔里镇的“青蛙阿婆的家”,多姿多彩的乡村游形态极大的开拓了参观农民的视野。回到曲阜后,学习了最前沿乡村游理念的经营者开始主动求变:紫薯不再只是农家饭上的一道菜,而用于提取花青素;草莓、樱桃不再自以为时髦的直接送进超市,而用于亲子采摘等定制化采摘项目;景区附近的村子不再只提供吃住,也提供文化产品和艺术表演……基于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的休闲旅游得到深度开掘。
  今天,曲阜更是将吴村镇、石门山镇两个镇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片区,以“山、水、田、村”四要素为生态格局,构建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四大生态系统,融入国际慢城理念打造休闲慢城。政府引导下,曲阜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正迸发出旺盛的活力,用积极绽放的七彩业态构筑起“第六产业”的良好雏形。
“主体功能区”助休闲观光施展拳脚
规划引领,让好山好水变好产业

  在尼山镇,到彭庄村一户农家探访,热情的男主人老孟跟我们打招呼:“Hello!”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老孟告诉我们,这几年,每年都有不少国外游客专程到彭庄村体验民俗文化,跟当地农民一起推碾、耕种、摊煎饼、唱歌跳舞搞联欢,为此老孟还专门学了几句英文,方便招呼客人。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受好评的潜力市场,在四年前的尼山镇,却没人敢碰,究其原因,正是作为传统农业乡镇的尼山镇一直没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定位。
  为改变农业乡镇发展重心不明确、政策奖补不足、工业考核压力过大的问题,曲阜从鼓励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大局出发,推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将12个镇街划分为服务业引领型、工业主导型和观光农业主导型。在考核上,不再单纯看项目规模和财税收入,而是根据其主导产业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个性化考核。其中,尼山镇、石门山镇和吴村镇被划为观光农业主导型乡镇,占到了乡镇总数的四分之一。
  在“因地制宜、以特取胜”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理念指引下,三个农业型镇街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和特色休闲农业,加大招商引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倡导绿色生态,突出休闲体验,打造田园风光。结合曲阜区域特色和生态环境优越的特点,在每个镇街都建成2-3个农业观光点,2014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市”,使一二三产通过农业观光这根杠杆撬动深度融合的步伐。
  考核指挥棒一变,过去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型乡镇终于厚积薄发,开始围着自己最有自信的好山、好水做文章。与之配套的,是曲阜真金白银的扶持和为各类相关工作开启的一路“绿灯”。修路绿化,发放农家乐从业补贴、家庭农场补贴……硬政策堆起的软环境,助推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观光农业项目。
  规划引领离不开科学决策,为使曲阜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从起点上就领先一步,曲阜专门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院、河海大学规划设计院,高标准规划设计了《曲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规划》,旨在通过示范园项目建设树标杆、提档次。示范园项目总占地7500亩,总投资10亿元,是曲阜“2711”重点工程之一曲阜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核心区。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带动1500人就业。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连续举办四届现代农业暨农高园招商大会,招引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累计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额超50亿元。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好政策离不开真落实。为把有关休闲农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曲阜成立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专项指挥部,抽调各部门相关人员直接参与、协调各项事宜。市里还每年列支3000万元专项资金,调动各类优势资源向示范片区倾斜,形成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特色基地。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办得慢的事,背后是政府一手撑起的坚强后盾。
大项目、小经济一个都不能少
跳出“一产”带民富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既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更是塞满群众“荷包”的民生工程。在实现这个华丽蝶变的过程中,大项目带动首当其冲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前,石门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管理由林业部门主管,内容也仅限于观光旅游,经营体制的滞后直接束缚了石门山的开发。自去年年底起,曲阜将石门山的管理权限交由石门山镇政府负责,纳入到打造休闲观光型镇街的大盘子里,体制活了,各种资源要素集聚整合下,大项目招引不断,直接拉动镇域经济发展。
  如今,大连星海集团投资兴建的石门山乡村体育休闲俱乐部、3A级景区—石门山自驾车露营地、北京锦绣富华观光农场、顺祥家庭农场等休闲观光大项目纷至沓来,一个鲁西南地区高端大气、生态健康、最富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区品牌正在形成。
  凭借有利的政策吸引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休闲观光农业型镇街的尼山镇同样迎来“华丽转身”。在这里,由无锡灵山集团打造的省级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尼山圣境进展顺利。项目带动下,尼山镇全域旅游规划开始实施。曲阜市政府连续3年、每年投资近500万元,扶持尼山镇农业产业化建设,高标准编制了《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通过实施土地流转,重点培植一批优质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全镇累计流转土地5万余亩,打造出投资者和农民群众双赢的“尼山模式”。依托尼山圣境等大项目拉动,已成功引进圣地农耕、睿豪山庄文化博览园、万亩樱花基地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预计为当地提供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形成了集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良好产业发展格局。
  大项目带动下,个体经济也获得空前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地农民纷纷跳出“一产”谋效益,走上“采摘经济”、“房东经济”等新型的、个体化的营收路径。“俺这里的炖笨鸡都是自己家里养的,野菜是山上采的,节假日的时候一天能挣三千多块钱呢。”吴村镇葫芦套民俗村农家乐的老板娘孔令梅如今忙得不亦乐乎。她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为兼具餐饮、住宿、体验功能的农家乐,现在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明星了。现在仅吴村一个镇就注册各类星级农家乐50余家,规模化家庭农场达到10家、果品自采园30余家。
  与此同时,随着文化国际慢城建设的快速推进,曲阜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市、国家级生态市等“八城同创”工程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域水系实现全线贯通,大绿化结构层次凸显,100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投入使用,田园牧歌式的宜游、宜居、宜业环境和慢城生活旅游体系正逐渐形成,这也为农业产业化的拓展升级带来了良好机遇。
  目前,曲阜已吸引农业经营大户329个,注入资本达6亿多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6家、一村一品示范村104家、注册家庭农场176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680家,带动农户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年均纯收入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以上。
  多样性的产业化个体,通过各自内部的农业小循环共同促成了曲阜“大农业”体系的建设,曲阜农业以产业带调整,以调整促增收,以增收促流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2015年,曲阜农业将以打造全国第一文化国际慢城和创建省级农业高新区为抓手,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曲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