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看济宁

从“说给你听”到“做给你看”

曲阜全体机关干部周五上大街带头创建文明城市

2015-06-09 作者: 姜国乐 孟一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孟一 报道   干部在十字路口开展大劝导活动。

  □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本报通讯员 梅 花 于慧慧

  “老哥,送孩子上学再急也要注意安全啊,闯红灯看上去事小可危险不小。何况,学校老师天天讲红灯停、绿灯行,咱也得给坐在后座上的娃娃做个表率,您说是这个理不?”6月5日星期五,曲阜市旅游局党委书记孟坡早早地戴起红袖章站在逵泉路和康居路交叉路口。经过3周的“上街锻炼”,遇到闯红灯、越线停车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时,他已经能根据不同人群熟练应对。
  去年年底,曲阜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吹响了全民文明素质大提升的号角。可要让64万居民自觉杜绝陈规陋习、养成文明习惯,绝不是开两次会、发两次文就能实现的,对此,曲阜市将工作方式从“说给你听”落实到“做给你看”上,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每周五上街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用实际行动带头创建文明城市。
  细节标准需要细节文明。面对“100米道路上有无乱扔烟头现象”、“十字路口有无自行车和行人越线停车”等文明城市创建的“细致指标”,劝导活动旨在向抓“细节文明”要整体提升。上到市级领导、下到普通工作人员被分别安排到十字路口、广场、景区等人员密集区,选择上午7:30到8:30、下午5:00到6:00的人流高峰,重点劝导随地吐痰、损坏公物、人车混道、占道经营等身边常发生的不文明行为。
  然而,活动伊始很多市民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干部上街很可能只是个有头没尾、三分钟热度的面子活。所以,即便有干部穿着湿透的衣服一趟趟地在十字路口间穿梭劝导,依然有人连正眼都不给地骑车飞速离开,更有甚至三五成群的当面闯红灯、专给“当官的”难看。
  一边干活一边遭人冷眼,是干部工作方式偏差造成的后果。“过去,很多干部是坐‘稳’了办公室忙活。惯性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遇事签个文件、打个电话,好不容易到现场还只是指指点点,老百姓最看不惯。”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表示,行胜于言,在开展工作时,公职人员不该只是个指手画脚的局外人,而应做个以身示范的参与者。
  朝7晚5,每到周五上下班时间就能在街上看到捡拾垃圾、开展文明劝导的干部。近一个月的活动下来,“忙碌”在曲阜大街小巷的党员干部最终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干部的“以身作则”认识到了创建文明城市与切身利益的结合点,也开始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从拒绝乱吐、乱扔、乱闯红灯做起。
  “从最开始上街抹不下脸、张不开嘴,到现在见烟头就捡,见游客乱涂乱画就劝,见黑出租和违规占道就记录举报,认真把劝导这件事做实的态度也慢慢延伸到了我的日常工作中。”曲阜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科长王海波参与上街劝导后他意识到了从自身做起、把小事做实才是成事之基,也才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后来,他还触类旁通地为基层农村和图书馆请来了文化活动辅导员和图书志愿者,引导开展文化活动和全民读好书活动,收效明显。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工作人员发现,说教式的“劝”往往不如身体力行的“导”来得有用。记者在劝导活动现场看到,手拿小旗、腕戴臂章的劝导人员在一趟趟地跟着行人过马路,红灯亮就站在线后等,绿灯亮就带着人群过,行动式的引导是此次活动的又一创新。拿市民王慧茹的话说,“人家领导干部天天站那儿做给咱看,咱也不好意思再横冲直撞了。”
  为保障活动的有效展开,曲阜市还要求当地媒体和创城效能督察指挥部对每次活动进行随机检查、抓拍,对迟到早退、敷衍塞责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公开通报。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劝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整合,列出了“十大不文明行为”,通过媒体号召全市居民自我比对、自觉抵制,用干部作风的转变换来了市民“创文明城是自家事”的良好氛围。

专家点评 济宁市委讲师团教授张琦:
  相比于其他示范性群体,党政干部无疑是最重要的示范性群体,其每一个言行细节都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都可能产生“风向标”的作用。曲阜市在市直机关干部中开展的“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虽属“细节文明”的范畴,算不上“高大上”,但正是通过党政干部“细节文明”的示范带头,把作风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无缝隙地对接起来,变作风建设由党政干部唱“独角戏”为城市市民“大合唱”。《礼记》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抓“关键少数”就是去影响带动“绝大多数”。党政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在社会上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