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大众金融

“互联网+”离中国还很远

2015-03-25 作者: 孟 佳 来源: 大众日报
  “互联网+”成最大风口 机构扎堆调研找“飞猪”   wind数据梳理机构近期调研踪迹,发现其在3月关注的标的集中在TMT、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其中,“互联网+”概念的标的更是受到追捧,有几十家机构前往调研。 □CFP供图
  □ 孟 佳

  两会之后,“互联网+”概念遭资本市场狂热追捧,盖因其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互联网+”就是用互联网与某个传统行业结合,衍生出一个全新的行业。背后的支撑自然是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形式比较简单,但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业态的革新。这几年,大众耳熟能详是淘宝、支付宝、滴滴打车等例子。
  近期,与鼓励互联网创新相关的一种官方表述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个语境下,未来“互联网+”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分担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任务。
  决策层鼓励互联网创业的背后,是中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步入下行周期以来,宏观政策的最大底气在于就业数据未出现大幅急剧滑落,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首超工业,2014年服务业更是拉开差距到5.6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吸纳了从第一、二产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这其中,飞速发展的电商产业是最重要的方面,电商带动的仓储、物流、配送等带来巨大就业体量,并成为互联网产业中最成熟的业态之一。
  互联网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变的重要力量,但其在推动经济发展层级提升、解决中国经济内里的结构性矛盾上,尚未发挥出很大作用,未来“互联网+”的空间还很广阔。
  眼下,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差距巨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官方正式提出之前,互联网领域这几年已形成了大规模的创新、创业潮,其中就包含不少旨在改造传统行业的项目,并频繁以“颠覆”之名向大众和资本市场展示。
  其实,仔细想来不难发现,这类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的合作层次比较浅,互联网企业更多时候扮演的是推销员的角色,以“长尾效应”发现市场需求,以信息技术手段高效对接制造业,这个过程对传统制造业低效的销售环节进行了一定提升。但显然,这距离“颠覆”远之又远。
  真正的“互联网+”本质与“工业4.0”相通,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推动产业链分工的重组,建立起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这一过程中,信息化是贯彻在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的全流程之中,而非对一两个环节稍加改进就妄言“颠覆”。
  以制造业为例,真正的“工业4.0”时代,工业生产将全部数据化,产品成为信息载体,产业吸收互联网的共享精神,打破制造业边界门类,所有资源、信息、物品和人实现深度互联和整合,以互联网的“客户中心主义”和“长尾效应”,产品实现个性化订制,生产完全信息化、智能化。这个过程才是互联网思维真正渗入传统产业,颠覆传统生产制造的过程,是真正的“互联网+”。这种融合的深度,显然不是现在电商对物流、销售渠道进行简单整合能比拟的。
  还应该看到,不少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得益于特殊的政策环境如出租车牌照垄断下的滴滴专车成功放行等。未来随着中国行政持续放权、市场机制日渐完善,政策压抑效应会逐渐消退,届时有些互联网业态可能消失。这些旨在消弭公共服务不足的互联网产品,是一时政策环境下的应时应景之创新,但称不上颠覆行业内里逻辑的变革。
  大部分尝试拥抱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企业,更多是在琢磨如何在既有制造业水平上,通过互联网提升销售端效率。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两者都没有改变生产、消费的结构和层次,远没达到“言必称颠覆”的互联网思维支持者的预期。
  从根本上说,当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层次仍属粗浅,这利于中国经济的短期转调目标,但难以创造国民经济仰赖的新增长点,在既有层次上沾沾自喜、原地踏步,显然会距离真正的“互联网+”越来越远。
  要真正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绝不是简单的复制推广某种模式就能解决的,中国经济的未来只能靠政府放权、技术创新、教育投入和法制建设等,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