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艺术鉴赏

愈久愈亲切的乡土记忆

2015-01-2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王瑞林 钟 宁
  
  在全省正在进行的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到处都会传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日前,菏泽市可移动文物普查专家委员会三位专家张启龙、杨文斌、吕凤涛,来到鄄城县李进士堂镇完全小学,对这里收藏的藏品进行初步认定,虽然被建议为文物的藏品不多,但有意外的收获,94件藏品、2间展室、1本自编乡土教材给了专家组不小的惊喜。
  李进士堂镇位于鄄城县东北部,北依黄河,因明代嘉靖进士李先芳曾居住于此而得名李进士堂。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发展延续,不断上演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故事。如何留住这些“乡土记忆”?李进士堂完全小学校长房红领认为,一件件生产、生活工具就是承载着乡村记忆最好的物质载体。于是,他发动全体校职工从周边村庄征集民俗文物。
  征集民俗文物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一天,房红领到岳母家探望老人,发现岳母喂鸡的食盆是暖烘的配件,即老一辈取暖用的铁盆。他感到这件东西很有文物价值,于是向岳母介绍了学校征集民俗文物的情况。岳母二话没说,立即倒掉铁盆里的鸡饲料,刷洗干净后交给他:“拿去放到学校展室里吧,让孩子们看看以前俺们是咋样取暖的,这比俺用它喂鸡作用可大多啦。”就这样,一件、两件……直到今天的94件,数量虽不多,但是每一件都能勾起村里老人的不尽回忆。
  为了能够成体系、分类别地保存征集来的这些文物,更好地保留李进士堂沿黄地区的文化印记,李进士堂完全小学布置了李进士堂传统农耕文化展室。展室共两间,展览内容分李进士堂传统文化、纺织、生活、农工、其他五大板块,用详尽的文字和清晰的图片,介绍了织布的全过程、太平车的历史和牛耕的方法等。展室虽小,但已成为李进士堂完小广大师生学习传统乡土文化和鉴赏传统工艺的阵地。
  据介绍,最初,李进士堂完全小学只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开放展室,让感兴趣的学生自由参观。刚开放的时候,学生很好奇,但参观几次,好奇心满足后,就不怎么去展室了。为了充分发挥展室的教育作用,房红领带领校职工进一步充实展室内容,并编成一本乡土文化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设。从书中,孩子们可以了解祖辈们使用过的马蹄灯、石磨、囤等古老的生活、生产用具,了解到老辈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体会到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乡村的那些记忆,也能够一代代更好地传下去。